
朝天寺
沿宝盖山旅游公路,即可直达号称“江南第一”的朝天寺。朝天寺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庙宇,该寺兴建于1981年,虽不及虎岫寺的历史悠久,却因背靠宝盖名山,并以其建筑规模宏大,多元宗教文化共存而引人注目。
朝天寺四周山脉环抱,东侧有山敦水库,西侧有龙穴水库,两个水库在阳光下皑皑发光,犹如鹤翅;中间庙宇座山脊之背,好像仙翁骑鹤升天,因此取名朝天寺。朝天寺冠以“江南第一”,其名不虚,寺宇占地二百多亩,建筑面积数万平方米。规模宏大,蔚为大观,江南一带,鲜有伦比。
朝天寺建寺缘于石狮善信五人前往仙游九鲤湖九仙公求灵祈梦,于是将
朝天寺群体建筑设计新颖,布局巧妙。寺庙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疏密弛张,顾盼多姿。主体建筑仙祖殿位于山脊略高处,两侧则缓坡远伸,地域开阔,犹如仙鹤展翅;而翼刚好伸向西敦、龙穴两处水库,甘泉润泽,倍增灵气;脊顶山势高耸,状如鹤颈;峰顶巨石高昂,形类鹤首。有“钟宝盖之灵,毓鹤穴之秀”的赞誉。
朝天寺楼阁巍然,绵延山脊,琳宇成片,气势恢宏。在石永公路西徧村段,就能见到位于路边的朝天寺山门。由水泥路沿山麓而上,展现在眼前的朝天寺建筑群依次为土地庙、山门、仙祖殿、中殿、后殿、关帝庙、三圣殿。朝天寺有两大特点,一是寺庙范围之广在江南少见,二是宗教建制的多元融合在福建乃至全国甚为罕见。泛神崇拜在泉州表现得非常突出,只要能显灵庇佑,就一律前去顶礼膜拜,但毕竟佛寺是佛寺,道观是道观,在建制上还是有明显区分的。唯独在石狮的朝天寺你可以看到寺观合一,甚至是儒道释合供一殿的独特情形。
仙祖殿后面为关帝庙,是一座以关羽为主神的庙宇。大门雕刻多幢关于关羽故事的影雕颇有趣味,殿前门楣处镌刻一副对联,上联为“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下联为“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横批是“关圣大帝”。这对联概括了关羽在宗教上的地位及受历代朝廷褒封的情况。关羽因其为“忠、孝、义、节”的楷模而屡受皇帝褒封,佛、道两家(包括藏传佛教)也争相把关羽拉进自己的教门,关公遂成为惟一受到儒、释、道三教共同尊崇的偶像。
关帝俗名关羽,字云长,山西解州常平村人。关羽被儒家尊其为“武圣人” ,与文圣孔子齐名;佛家尊其为伽蓝神;道教则尊其为
佛教经典《佛祖统记》中记载,隋开皇年间,关羽受戒于当阳玉泉寺,称为伽蓝神,从此成为佛教中唯一中国籍的神将。道教则早在关羽惨烈牺牲的那一年,敬称他为“协天大帝”,又称“翊汉天尊”。东汉献帝时关羽为汉寿亭侯,宋宣和五年,宋徽宗追封关羽为“义勇武安王”,明万历33年,神宗皇帝敕封为“
前殿供奉四大天王;中殿奉祀俩家十八仙祖(即南仙公八尊,北仙公九尊,合
主殿为三开间,中殿奉祀关圣大帝,左胁侍为周仓将军,右胁侍为关平圣子;左殿中奉关圣夫子,左胁侍为铁拐仙祖,右胁侍为广元真人;右殿中奉伽蓝菩萨,左胁侍为灵官大帝,右胁侍为张仙天师。关羽一身跨三教,在这里儒道释三教各路神佛济济一堂,和谐相处,这也算是石狮原创了,由此可见石狮人的信仰之虔诚以及实用主义在其信仰上的体现。
主殿横梁柱间有一横匾,上书“乾坤正气”,两旁偏柱题联:“诡诈奸刁到庙虽求何益,忠诚正直入门不拜无妨。”旧时,民间商界尊关羽为守护商业繁荣的财神。因为关羽一生中从未做过一件见利忘义的事,在处理“义”和“利”的关系上,关羽一向是正确的,堪称后世的楷模。因此对关帝的信仰在许多地方已成为商业上的“行为学”。
如今全国关帝庙已达数千座之多,可见关羽已被神化为“汉朝忠义无双士,千古英雄第一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