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3日在石狮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石狮市人民政府市长 黄春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石狮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泉州市和市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五个年”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年实现GDP955亿元(预计,下同),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6.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742元;全面小康指数位居全国县级市第20位、全省第2位,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二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一)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严格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按照“前期防输入、春节防聚集、节后应对复工复学压力”的策略,聚全市之力、以超常之举,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打响了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特别是3月份境外疫情爆发后,全面做好境外入石人员排查、点对点接送和海上防偷私渡等工作,主动实行境外入石人员全员核酸筛查,有效切断疫情本土传播链。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严密抓好社区防控、健康管理、“八闽健康码”推广应用和进口冷链食品防控等工作,完成核酸检测30多万人次,切实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在这场战“疫”中,全市人民守望相助、携手前行,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严防死守,社会组织主动请缨、甘于奉献,广大乡亲情系桑梓、捐资捐物,海内外石狮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充分展现了爱拼敢赢的本色和大爱无疆的情怀。
(二)深入开展“产业攻坚年”活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扎实推进复工复产。建立订单、资金、外贸等对接机制,兑现惠企资金7.2亿元、减免税费6.4亿元,帮助企业新增贷款50亿元、争取纾困贷款10.6亿元。出台六条转产鼓励政策,11天建成防疫物资生产链。从2月份起,坚持一月一盛会,举办一系列线上直播销售活动,被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点赞肯定。扎实推进项目攻坚。组建5个专项招商小组,多方联动、条块齐抓推进招商选资,累计签约开工项目106个、总投资245.8亿元,实施工业提质项目178个、三产增效项目165个,一季度在全省“五个一批”项目竞赛中位居第6位。扎实推进制造业提质。出台支持印染高质量发展、五金辅料提质增效、校服优化升级、纺织服饰创意设计发展等产业扶持政策,引导童装行业加快向校服方向延伸,推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校园服饰标准技术工作组秘书处落地,建成五金水磨加工中心,获评中国校服产业创新基地。通达四期、九牧卫浴、建新轮胎、美佳爽新生产基地、特步一体化、信泰科技、兴迅新材料等项目加快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完成规上产值195亿元、增长10%。海洋食品园提速建设,累计落地海洋食品深加工项目22个,4个项目建成投产。扎实推进服务业提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实现全省通关一体化,预包装食品出口试点产品关区、品类、目的地、金额限定进一步放宽,国际食品城开业运营并纳入市场采购贸易集聚区;完成市场采购贸易出口343.2亿元,增长98.2%。启动“一十百千万”网红城市发展计划,成功举办“海丝”品博会、海博会、校服展、网商大会,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的直播基地18家,带动网络销售额增长51%、快递业务量增长28%,获评中国服装网商创新示范基地、中国直播电商发展示范城市称号。石湖港5#6#泊位有序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期基本建成,华锦码头4#泊位、普洛斯物流园等项目投入使用。组建市文旅集团,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杨孙西文化馆二期、橘若民宿等项目顺利建成,宝盖山、永宁古卫城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郭坑村、古浮村入选全省旅游村。
(三)深入开展“城市提质年”活动,城乡统筹一体格局愈发凸显。城市颜值不断提升。海岸带建设开启新篇,共富路(石锦路—沿海大通道)、锦蚶路、锦江外线、锦尚外线建成通车,嘉禄路(群英南路—花园路)、金盛路(南洋路—北环路)等“断头路”打通接续。宝盖山生态公园、环湾湿地公园、红塔湾海岸公园、风炉山山体公园景观配套更加完善,应急水源工程基本建成,14个景观绿化项目完成投资1.4亿元,生态连绵带不断延伸拓展。联邦商业城、狮仔山等片区开发快速推进,15个老旧小区和28处中心市区街坊支路“微改造”焕发新颜。建成421个5G基站,实现主城区5G信号连续覆盖。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启动国家水禽基因库改扩建和肉品加工厂项目,完成祥芝中心渔港扩建,新增高标准农田2200亩,古浮村、祥渔村入选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持续推进“一革命四行动”,新改建城乡公厕44座,完成25个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提升至93%。深入开展“三清”“五绣”行动,城乡环境卫生考评成绩位列泉州市第3。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76%的行政村集体经营收入超20万元。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成将军山存量垃圾、梧垵溪跨境流域整治,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个性问题和信访件全部销号。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建成海洋食品园污水处理厂和鸿山、锦尚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高新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整治废弃石窟13.5万平方米,造林绿化852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升至99.2%。
(四)深入开展“民生提档年”活动,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日益丰富。全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70%以上,28个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完成。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吹响“逐梦——家门口的优质教育”号角,成立9个镇级教育基金会(促进会),募集捐款3.9亿元;46个教育类项目完成投资5.7亿元,世茂小学、宝盖五幼等16个项目投入使用,新增学位6450个。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成绩居泉州市前列。医疗服务不断提升。国家级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试点有序推进,市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新业务楼、凤里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福建中医药大学(石狮)医疗保障研究院落地运营,实现行政村医保和心电图服务全覆盖,村医服务能力稳步提高,基本建成“8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试点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面跟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为群众减轻医药负担近4000万元。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新增省级文保单位2处,卢厝“刣狮”入选国家“非遗”项目名录;成功举办“相约云端”第十四届闽台对渡文化节,建成全省首个智慧体育公园,新增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个,“狮来运转”城市IP动漫正式上映。社会保障持续完善。发放稳就业、失业保险等补助救助资金1.23亿元,完成职业技能培训7262人次;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个、农村幸福院2个,新增医养结合床位290张;全面做好民生兜底各项工作,出台残疾人托养服务补助政策,低保标准提高至户月人均825元,有效帮助边缘地带困难家庭稳定脱困。积极为驻石部队排忧解难,拥军优属、国防动员等任务全面落实。
(五)深入开展“交通整治年”活动,社会稳定防控体系更加完善。强化交通安全整治。精准实施滴灌宣传教育,严查酒驾醉驾、超限超载、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开展渣土车整治百日攻坚,治理交通隐患点45处,新增公共停车位2300多个,形成城市“绿波”路网26公里,交通事故起数下降15.2%、死亡人数下降23.9%。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纵深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房屋安全“百日攻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配备企业专职安全员近6000名,完成渔船船员培训1万多人次,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下降33%。强化平安石狮建设。开展“扫黑恶、反诈骗、除隐患、强基础”专项行动,促进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刑事发案率下降18.1%,现案破案率72%、居全省首位;成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实现矛盾纠纷“进出一扇门、事情全办清”,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福建省平安市。此外,人防、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粮食安全、防震减灾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六)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政府系统服务效能持续提高。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热潮。政府系统全体公职人员按照市委部署,不断开拓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项目建设、安定稳定、民生保障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修订公布市、镇(街道)权责清单,在泉州市率先推行商品房“交房即交证”,不动产抵押登记压缩到2个工作日以内,实现开办企业“零费用”“当天办”。完成18个部门网格应用系统整合,汇聚政务数据4.5亿条,实现98.4%的事项“网上办”。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察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1件、政协提案183件,顺利完成“七五”普法任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严格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各级巡视巡察反馈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切实加强廉洁政府建设。
2020年工作任务的完成,为“十三五”划上了圆满句号,“创新转型、实业强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滨海城市”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五年来,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综合实力晋位升级。落地产业项目354个、总投资672.8亿元;GDP年均增长7.2%,外贸出口总值年均增长27.6%,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5:47:50.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十二五”末提高10.2个百分点,综合实力在全国中小城市百强中晋升至第15位。五年来,我们纵深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实施重点改革项目73个,教育综合改革获得国务院领导批示肯定,获批全省首个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和全国首个预包装食品出口试点,被列为国家级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新市民积分管理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中小城市改革试点典型案例;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5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45家,省级以上院士工作站7个。五年来,我们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城市面貌显著变化。海岸带开发建设快速推进,“山海城”联动格局更加凸显,城镇化率达79.9%,居全省县市首位;新增道路里程86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414.7公里,通过国家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验收;新增公园绿地147万平方米,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森林城市、省级节水型城市。五年来,我们顺应群众美好期待,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126个、民生补短板项目79个;新改扩建学校72所,增加学位1.8万个,获评省教育强市,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复核验收;建成市医院新院、市中医院,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县市首位。五年来,我们沉着应对风险挑战,社会保持安定稳定。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将军山垃圾填埋场、泉州湾河口湿地围堰等问题整治;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顺利解开闽商系、布料市场、小玩皮“三大担保圈”,市场化、法治化处置富贵鸟等重点金融风险,化解不良贷款超200亿元;全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迁延26年的联邦商业城和历时10年的城北片区进入实质性改造。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共同生活的这座城市发生了深刻变化,焕发出新的活力!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石狮落地生根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辛勤劳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石单位、驻石部队、武警官兵、新闻界朋友,向关心支持石狮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凝聚合力、谋划未来,更深刻地认清形势、攻坚克难。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受新冠肺炎疫情、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GDP、财政收入等指标同“十三五”规划目标还有差距;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标杆引领企业不多,产业转型升级还需加快,财税增收压力较大,巩固扩大县域经济先发优势还需付出更大努力;专业市场资源和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需要更高层次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城市品质内涵有待提升,优质公共资源供给不足;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影响社会安定稳定的风险和隐患依然存在;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仍需提升,公务人员担当作为精神、履职尽责能力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要求还有差距。对此,我们将紧盯短板弱项,精准攻坚突破,以为民初心、实干实效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二、“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
根据市七届五次党代会的战略安排,市政府编制了《石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优内拓外、奋力超越,努力在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市、国际化商贸之都、国家级滨海旅游休闲城市中取得重大进展,实现经济发展更富活力、城市建设更具品质、改革开放更大突破、社会治理更趋精细、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一要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现代化工业强市。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支持企业瞄准技术前沿和市场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人才引进、技术成果转化,补强高端材料、研发设计和先进工艺等关键环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程,巩固纺织鞋服、机械装备、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培育光电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产业链完备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点石”青年企业家培养计划,引导“创二代”“侨二代”“商二代”传承创新,吸引更多富有活力和朝气的创新人才来石创业就业,让更多资本和智慧在石狮充分涌动。
二要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国际化商贸之都。渠道、平台、市场是石狮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优势。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提升纺织服装、校服、食品等传统行业的消费品质,积极培育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等新型消费业态,扩大专业市场规模和会展带动效应,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启动建设“电商谷”,高站位推进“一十百千万”网红城市发展计划,加快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区域电商中心。抢抓“一带一路”和闽台融合发展机遇,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推进市场采购、预包装食品出口、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对外贸易桥头堡。
三要积极对接“丝路海运”,全力打造海丝重要港口城市。整合港口岸线资源,大手笔推进泊位扩能、航道扩容,构建“石湖+锦尚”港口体系。巩固内贸干线地位,大力拓展东南亚近洋航线,培育海峡支线和外贸内支线,形成高效便捷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网络。优化港后物流园区、临港产业布局,引进第三方服务平台、金融结算、智能仓储等配套,构建“市场—航线—港口—港后服务”的智慧港口生态体系。
四要整合资源培育品牌,全力打造国家级滨海旅游休闲城市。树立“大旅游”理念,完善旅游项目开发运营体制机制,合理优化休闲空间、旅游产品布局,促进主客共享、宜居宜游。坚持保留最传统,市场化、专业化串联“海丝三宝”、历史街区等旅游资源,让市民、游客徜徉古街古巷,感受石狮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坚持拥抱最现代,统筹推进海线、城线开发,全方位提升吃住行游购娱要素,打响海丝文化、商务休闲、滨海度假等旅游品牌。做深做实“旅游+美食”“旅游+购物”等文章,一体推进旅游营销和城市品牌塑造,让滨海旅游休闲成为石狮的新名片。
五要坚定全域一体发展路径,全力打造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石狮的蓬勃生机,来自城市格局的推陈出新。要深入实施“拥山滨海环湾”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全面抓好高铁、高速、快速通道等综合交通项目建设,持续提升石狮在区域发展中的能级。围绕“城市强、乡村也要强”的目标,大力度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高水平保护开发海岸带,将产业升级、生态改善、乡村振兴、历史文化保护串联起来,全面提升教育、卫生健康、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水平,把石狮建设成为一座居者自豪、闻者向往的人民城市。
三、2021年政府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市政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泉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面落实好市七届五次党代会经济拼速度、城市拼厚度、改革拼力度、民生拼温度、党建拼亮度“五拼”攻坚任务部署,扎实开展标杆企业培育、大招商招大商、城市策划规划、古建传承保护、全民绿化美化、护航民营经济等六个专项行动,提站位、勇开拓、重实干、敢担当、守廉洁,确保稳全局、开新局,为推动石狮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农业总产值增长3%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7.7%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出口商品总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坚持创新引领、项目带动,全面激活发展动能
系统优化创新生态。深入开展“标杆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强化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分类扶持和靶向服务,梯度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力争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5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20%以上。全面梳理重点产业攻关技术目录,推动厦门大学、四川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高校在石科研机构市场化、项目化运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接大院大所,构建校企合作联盟。深化创新人才“5R”计划,滚动更新产业紧缺人才目录,组建人才服务商家联盟,推动一批企业纳入泉州市高层次人才自主评价试点;对接产业需求,完成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以上,新培育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
集成推进重点改革。深入开展“护航民营经济”专项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设立“跑一趟办不成”投诉中心,新增“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审批事项20个;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广“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实现60%以上的事项“掌上办”,最大限度便民利企。深化市属国企实体化改革,健全国企投融资决策机制,探索国企参与教育、市政等领域建设的路径;引导市属国企市场化方式盘活资源,提升资产配置效益;建立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加快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全面升级小微融资对接平台,做优融资担保、供应链金融等业务,做大污水排放量质押贷款规模,力争制造业贷款增长8%以上;持续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力争新增海交所挂牌企业4家、创业板上市企业1家;加快重点企业破圈解链、不良出清,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和恶意逃废债行为。
掀起项目攻坚热潮。深入开展“大招商招大商”专项行动,牢固树立以项目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围绕“3+3+N”产业体系,加强产业路线、重点客商研究,强化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力争全年引进产业项目100个以上,努力在超1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上取得突破。实行市领导挂钩联系、定期协调制度,加强项目全周期管理、全流程服务,一线破解项目用地、融资、审批等难题。加快“五个一批”项目转化,力争完成重点项目投资200亿元以上,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带动效应的新增长点。
持续完善载体功能。深化园区标准化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促进高新区聚焦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经济管理主业,增强项目承载力、要素集聚力。加快后湖职工配套区、高新区邻里中心建设,持续推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灵秀创业园、宝盖科技园、宝盖鞋城等园区配套提升。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布局光子、电子信息、食品医药、智慧物流等小微园区。持续推进闲置土地、批而未供土地清理,强化新增用地项目准入审查、指标考核及用地退出,促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
(二)坚持工业强市、商贸旺市,优化升级产业体系
聚焦纺织鞋服全产业链提升。更加突出创新能级、亩产税收、安全环保等刚性约束,启动新一轮印染企业分级管理,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促进印染行业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依托“一馆一院两中心”等科研平台开展技术攻坚,促进工贸一体发展,提升面料研发能力和供应链反应速度。大力发展纺织鞋服高分子、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生态环保等新型材料,加快特步一体化、信泰科技一期、百丝达无纺布、晋晖薄膜等项目建设。整合童装(校服)产业研发、生产、销售端资源,完善供应链协同生态圈,建设全国童装(校服)产业发展示范引领区。全面对接“互联网+”,加快纺织鞋服全链条数字化升级,鼓励发展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快时尚等模式,培育一批既能接1万件订单、也能接1件订单的企业。全面深化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的合作,办好国际时装周、高校毕业生服装设计大赛等活动,大力引进高层次设计人才,鼓励创立自主设计品牌,加快孵化“闽派服饰”新生设计力量,营造时尚之都浓厚氛围。
聚焦先进制造业建链延链。持续做大机械装备产业规模,跟踪引进控制面板、数控机械、通讯设备、电子元配件等上下游项目,加快建新轮胎、九牧卫浴、通达四期等项目建设。全面梳理光子产业细分领域,建成中石光芯二期、汉视高清镜头等项目,全力打造光子产业发展创新集聚区。依托福建中医药大学(石狮)医疗保障研究院,开展项目对接和技术推广,支持中益制药建设标准化研究中心,积极培育新医药产业链。围绕创建省级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县,加快海洋食品园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制药产业。围绕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新建省级“两化”融合重点项目3个,加快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
聚焦第三产业提档升级。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提升的关键抓手,高水平开发红塔湾、观音山、黄金海岸等优质资源,推动宝盖山风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林銮渡(六胜塔)、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创建国家3A级景区,“十里黄金海岸”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突出旅游产品策划宣传,大力培育“旅游+”业态,推出“网红打卡”“研学旅行”“老街美食”等特色精品旅游线路10条,支持沙堤村、西偏村创建省级旅游村,力争全年接待游客增长15%以上。加快盘活凤凰商城、长福商城、青春星期YI文化创意园等资源,植入家政、康养、托育、休闲健身、教育培训等业态,鼓励夜间经济规范发展,积极培育城市消费新热点。
聚焦电商品牌化发展。推进“电商谷”和“一十百千万”网红城市建设,一季一展会办好“海丝”品博会、海博会、校服展、裤业采购周暨跨境电商展等活动,一月一主题持续造浓线上直播销售氛围,着力打造千亿规模电商区域中心。引导服装城、轻纺城、食品城等实体商户发展直播电商、社交营销,加快青创城西城、双奇电商园二期等项目建设,集聚更多区域货源卖向全国全球。启动百家电商品牌培育计划,重点支持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开设线下消费体验店。完善市场集聚区周边公共停车、仓储等设施,培育引进一批运营、培训、设计、摄影摄像等专业服务机构,加快形成全链条电商服务体系。
聚焦高水平开放经济建设。突出以侨架桥、引侨聚侨,充分发挥港澳台侨胞桥梁纽带作用,鼓励侨资侨智侨力回乡投资兴业,吸引台湾青年来石就业创业。加强对自贸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RCEP等政策的研究运用,以“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常态化开展市场采购贸易、预包装食品出口试点推广,吸引更多优质货源和专业采购商聚集,打造千亿级别国际贸易集散中心。出台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设跨境电商集聚区,大力招引知名跨境电商企业,提升跨境物流服务,抢占跨境电商蓝海。鼓励规模企业开展重点市场认证和产品标准检测,完善金融、保险、货代等配套服务体系,力争新培育自营出口企业30家、海关一般认证企业5家。启动石湖港航运中心、港区停车加油等配套项目,加快石湖港6#泊位建设,建成5#泊位,深化新一轮泊位扩容前期工作,推动锦尚作业区通过口岸开放验收,持续加密外贸航线,不断提升港区综合服务能力。
(三)坚持全域统筹、描城绣海,不断丰富城市内涵
推动城建提档升级。深入开展“城市策划规划”专项行动,主动对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和泉州市“跨江发展、跨域融合”战略,持续抓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片区控规、村庄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持续完善城乡规划管控体系。高水平推进海岸带开发,加快高铁新区、城北、狮仔山、联邦商业城等片区建设步伐,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启动福厦高速彭田出入口、外西环高铁连接线、二重环湾快速路匝道工程、永宁外线(二期)、海宁路等项目,加快一重环湾快速路石狮段(二期)建设,确保永宁外线(一期)、石湖港疏港公路建成通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省级特色镇和省级试点村建设,支持沿海镇区提升配套,打造2条泉州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线路。深化“一革命四行动”,持续推进“绿盈乡村”建设,完成农村生活污水PPP项目,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发展步伐,启动祥芝中心渔港、东埔中心渔港、锦东一级渔港提升工程,完成国家水禽基因库改扩建。培育高素质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50名以上,建设2个农业现代产业园。严守耕地红线,全力保障粮食安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围绕建设韧性城市,加快打造“智慧石狮”平台,增加公共停车泊位供给,推进城市排水、排污管网完善更新和水头排涝枢纽工程建设,修缮老旧小区44个,改造二次供水2000户以上。深入开展“全民绿化美化”专项行动,深化“家园清洁”和“三清”“五绣”活动,下大力气抓好环卫保洁、农贸市场、“两违”攻坚、杆线设施等整治。充分发挥市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阵地作用,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引领市民当好城市主人。
(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提升生态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强化生态规划和总量控制,完成生态文明示范市规划编制,开展全国版排污许可证确认,加强排污权交易管理,科学调配环境容量。实施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10个,建成电镀、印染等行业废气治理智能监控体系,完成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加快创建国家级节水型城市,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培育绿色消费习惯,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强化污染防治。坚决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强化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严厉整治道路运输、建筑工地、码头港区扬尘问题,持续提升空气质量。落实河湖长制要求,全面加强排水许可管理,加快高新区深海排放工程建设和伍堡、锦尚集控区工业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强化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建设废弃物循环利用设施,扩大垃圾分类试点,完成垃圾综合处理厂提级改造。
加强生态保护。严格落实“三线一单”,持续提升宝盖山、灵秀山两大城市绿核,强化水土流失防治,整治废弃石窟10万平方米以上,打造街头绿地、口袋公园30个,建成将军山海军公园、风炉山山体公园,争创国家园林城市。推行湾(滩)长制,加强海岸线生态环境保育,加大岸线规划管控、沙滩整治修复、海漂垃圾治理和入海排污口整治力度,完成斗美湾环境改造提升,促进海洋经济社会功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严格开展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切实管好自然资源资产。
(五)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着力夯实民生保障
聚焦就业创业富民。深入实施居民增收行动计划,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支持灵活就业,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帮扶,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以上。持续推进“根治欠薪”行动,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和纠纷化解,争创省级和谐劳动关系试验区。完善临时救助办法,周密做好社会保障兜底,强化特困、低保等困难群体生活保障。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建设大爱城市。
全力打造教育品牌。用心逐梦家门口的优质教育,加快石狮一中、石狮八中、厦门外国语石狮分校、中英文学校改扩建,全面完成教育补短板项目,积极引进外部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探索实行集团化办学,推动一批薄弱校教学质量提升,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层次和规模,推动鹏山工贸学校创建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支持泉州海洋职业学院升格本科院校,扶持闽南理工学院、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加快产教融合发展。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全面实施“校长行动”培养计划,健全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激励和考核机制,打造一支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三名”队伍。
加快健康石狮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序组织疫苗接种,慎终如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启动市医院科研综合楼项目,积极培育名院名科名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支持市医院争创三级甲等医院。完善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和分级诊疗体系,开展星级村卫生所(室)创建活动,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把便民医疗送到群众家门口。探索建设小微型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支持发展公建民营、医养融合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全面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持续优化生育服务水平。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积极参与“泉州:宋元中国世界海洋贸易中心”申遗工作,深入开展“古建传承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新一轮历史建筑普查,全面建立区域保护和单体保护名录,稳妥推进八卦街、华山古民居保护开发,让古建筑焕发新活力。启动市民文化中心规划选址,完成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少体校改造提升,持续完善市镇村三级公共文体服务设施,着力打造书香城市。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办好闽台对渡文化节、文化惠民剧场、“非遗”进校园,打造“一镇一品”公共文化品牌,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建成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建筑工地、渔业船舶、自建房加工场所、消防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围绕建设平安城市,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严厉打击盗抢骗、黄赌毒、走私、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全面完成“强基促稳”三年行动任务。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决守住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启动“八五”普法,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平稳有序完成新一轮村级组织换届,努力构建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治理机制。加强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升国防动员和双拥支前保障水平,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六)坚持使命引领、忠诚担当,纵深推进自身建设
始终坚持对党忠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中央、省、泉州市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着力锤炼“七种能力”,准确把握大局大势,把“走前列”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实有力。
始终坚持为民宗旨。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接续奋斗,石狮在率先实现现代化上具备较好条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要深入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激发全市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精心办好24件为民实事,切实抓好“衣食住行”“医教文卫养”每个着力点,努力提供更加优质的民生保障,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始终坚持务实担当。坚持问题导向,以开放视野、创新举措、斗争精神,大力破解改革发展、项目攻坚、产业转型、财税增收等“难硬重新”问题。坚持目标导向,把握重要发展节点、重要目标任务,将“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转化为一个个项目、一件件实事,清单推进、逐件落实。坚持结果导向,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充分运用好绩效考核、容错纠错等机制,鼓励干部勇于担当、勇争一流。
始终坚持清正廉洁。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察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从严从实抓好各级巡视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惩严治“四风”新表现和“微腐败”问题,切实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开启新征程,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努力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中走前列、立潮头,奋力谱写新时代石狮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