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发生后,你别干这样的傻事!
来源 :石狮日报
时间:2017-11-05 00:00
浏览量:

事故现场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了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拥有汽车的家庭也越来越多。来自石狮车管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石狮汽车拥有量已经突破十万大关。日渐增多的汽车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捷的同时,随之增多的交通事故也让人们深恶痛绝。没有谁愿意发生交通事故,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不管你愿不愿意,该承担的责任就得承担起来,企图以各种“歪点子”来应对的话,便可能“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近日,记者在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采访时,便了解到多起此类案件。
丈夫肇事“连累”妻子
自己出了交通事故,没想却“连累”妻子,结果都被警方拘留了。每当想到上个月的这件事,应某就有些羞愧。
事情得从上个月的一起交通事故说起。那天,刚和妻子吵完架的应某心情不佳,开车出门时没多远,在联邦工业区路段便与一辆小型普通客车发生了碰撞。事故发生后,应某知道“糟了”,因为此时他还处于驾驶证吊销期间,是不能驾驶车辆的,“等下民警来了被查到就麻烦了”,想到这,他赶紧弃车逃离现场。之后,他让妻子前去“顶包”。
不过,在处理这起交通事故时,民警面对前来“顶包”的应某妻子却心有疑惑,因为在询问事故发生经过时,她语焉不详,而且神情有些紧张。于是,细心的民警调取了事故前附近路口的监控视频。通过比对驾驶人员影像发现,事发前驾驶车辆的并非应某的妻子。面对民警的质疑和监控视频,应某的妻子只好承认自己“顶包”一事。
因为应某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而且其在驾驶证被吊销期间驾驶汽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相关法规,应某被石狮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20日的处罚。而其妻子因为提供虚假证言,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规,对其处以行政拘留9日、罚款100元的处罚。
采访中,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有的司机之所以会选择逃逸,原因不一而足,包括酒后驾车、无证驾驶、驾驶证被吊销期间驾车等,一些司机侥幸地认为,“跑掉就可以逃避责任”,或者在“无法逃避”时再找个人来“顶包”。在办案过程中,民警遇到不少这种心存侥幸的肇事司机,但事实上,近年来,我市公安交警部门加大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处力度,侦察和办案水平也大幅提高,这使得肇事司机的“侥幸”最终落空,并因此受到相应的处罚。
“私了”后却又报假警
“我这边发生了一起事故,我车子停在龙湖路时不知道被谁的车撞到了。”前些天,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接到了这么一起事故报警。接警后,该大队梁警官即刻前往龙湖路。在事故现场,一辆小车停在路边,其车身上有几道刮痕十分明显。在现场的车主王某告诉民警,他车子停在路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刮的,估计是被其他车子刮到,然后肇事的车子跑了。在对“肇事逃逸”车辆表示气愤的同时,王某也希望民警能根据出警情况出一份证明,以便他找保险公司理赔。
在对车身上的刮痕进行勘查时,民警注意到,从车身上的痕迹的新旧、形状来看,刮痕应该是被其他车辆剐蹭所致,而且也能看得出不是“旧痕”,但细心的民警注意到,“事故现场”并没有车辆碰撞留下的痕迹。当民警的手放在车头引擎盖上,手上居然有发烫的感觉。“不是说车子是停在那里被撞的吗,怎么车身会烫?”疑惑之余,民警向王某提出质疑,但王某坚称车子是停在那里被撞的。
民警随后调取了附近一些路口的监控录像,发现在王某报警时间点前,其车辆在其他道路上出现过。面对民警出示的监控视频,一再坚称车辆停在那里被撞的王某最终也不得不改口,承认了自己虚报警情的事实。
原来,王某的车辆并非停在龙湖路被撞,而是在八七路行驶时与其他车辆相撞。当时,王某觉得车身上的刮痕不大,维修起来应该不用多少钱,所以没有报警、也没有报保险。在和对方“私了”后就驾车离开了。后来咨询汽修厂才知道,车身维修并非几百元就能搞掂。因为不想自己掏钱,他便想报个假警然后再找保险理赔。在他看来,反正路边车辆被剐蹭的事情时常会发生,来来往往车辆那么多,交警也查不到事情的真假。没想到他自认“神不知鬼不觉”的谎言很快就被民警戳破了。因谎报警情,影响执法机关依法办案,前些天,王某被石狮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8天,罚款200元。
采访中,办案民警表示,在事故发生后,有的当事人可能觉得损失较小,所以选择“私了”,或者不想追究另一方的责任,但在事后却又反悔,想报警求助。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相应的证据,警方依然会对事故情况进行调查,而谎报警情却是触犯了法律,会受到应有的惩罚。正是因为此,民警也提醒人们,在事故发生后,不管是否选择“私了”,最好拍下事故现场照片,以及对方车辆、当事人的一些信息,以便过后警方调查时有相应的凭证。
肇事司机临时“换人”
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与副座上的人突然调换了位置,原以为这样的事情他人不会知道,没想到警察来到现场后,几句话就露馅了,两人因此都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
前不久,在石狮宋塘路与福辉路岔路口,一辆小车与一辆无牌两轮电动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两人受伤两车受损。在事故发生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接警后迅速赶到,对现场进行了勘查,并向双方当事人了解案发经过。此时,接受民警询问的是一名男子,其自称是小车驾驶员,另一方当事人对此也没有提出质疑。但民警在调查中却发现了疑点:开车的人自称姓苏,检查行驶证时发现,车主也是姓苏,但不是这个人。因为看到同在小车上的还有另一名男子,问了对方姓名后却发现另一个人才是车主。这让民警觉得很奇怪,因为一般情况下,如果车主在车上的话,应该是车主开车,怎么会是其他人开呢?毕竟车主对自己的车子性能比较熟悉。
面对民警的质疑,两名男子称他们两人是堂兄弟关系,彼此十分熟悉,并坚称事故发生前后驾驶员都是同一个人。虽然两人的说法看起来毫无破绽,现场一时也找不到相关证据,但民警还是多留了个心眼。在从事故现场返回大队后,民警立即调阅事故发生路段周边的监控视频,并查证事故发生前小车驾驶员的身份信息。最后,面对监控视频自己开车的影像,车主只好承认事故发生时是自己开车的事实。原来,事故发生后,因担心自己驾驶证被吊销期间开车被查处,他让坐在副驾驶位的堂兄弟“顶替”自己,并在车内就调换了位置。由于另一方当事人摔倒在地,也没有注意到这一幕。这对堂兄弟原以为瞒过对方当事人就可以“万事大吉”,没想到还是被民警识破。最后,这对堂兄弟都被石狮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私下和解却隐瞒不说
找到肇事逃逸的司机后,双方私下和解了,但为了获得保险理赔,一对夫妻并没有将此情况告诉办案民警,没曾想民警也很快追查到肇事逃逸者……
事故从发生在灵秀辖区的一起交通事故说起。民警接到报警赶到时,现场只有一辆奔驰小车停在那里,车上一对夫妻告诉民警,他们车子被一辆三轮车撞到后,那辆三轮车逃逸了。在勘查完现场,了解事故经过后,民警随即对此展开调查。在民警调查期间,这对夫妻心有不甘之余也走街串巷,在事故发生路段附近区域查找肇事车辆。巧的是,他们在一条巷子里找到肇事逃逸的三轮车。面对这对夫妻的索赔要求,三轮车司机一脸无奈,表示无力承担几千元的赔偿金,经协商,三轮车司机给予部分补偿,这对夫妻也承诺不再追究其责任。
在双方私下和解后,这对夫妻并没有将这一情况告诉办案民警,而是向民警打听案情进展并询问“找不到肇事逃逸者能否报保险”等情况,希望民警加大侦查力度,尽快破案,以挽回其损失。没想到民警很快找到了肇事逃逸者。面对找上门来的民警,这名肇事逃逸者一脸的无辜,并反映称“已经和事主私下和解了”。当民警就此质疑这对夫妻时,夫妻俩支支吾吾。原来,这对夫妻虽然私底下已经和肇事者和解了,但过后又觉得“赔得不够”,便想隐瞒情况,等民警破不了案后再找保险公司理赔。
采访中,民警告诉记者,有不少车主在事故发生后与这对夫妻有类似的想法,殊不知这种行为有可能涉嫌诈骗保险,情节严重将受到刑事处罚,当引起人们警醒。
(记者 林春凯 通讯员 梁斌雄 许昭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