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时刻,你如何让生活变得有趣
时间:2020-07-05 00:00 浏览量:


  在幽静的环境中坐会儿,也会让生活少些无聊
  “好无聊,不知道要做什么?”在生活中,你是否这样抱怨过,或者时常听到身边人说过这样的话。或许也正是因为无聊,前些年,有网友建议将每年的7月5日设为“世界无聊日”,并在这一天来盘点生活中那些让人觉得无聊的事情。这样的提议看上去“无聊”,却也引来不少网友的热议和参与,并晒出了自己的各种“无聊”。晒晒无聊的人与事,无疑也是一种排遣方式,当然,大家更关注的是,无聊时刻,如何让生活变得有趣。
  各种各样的“无聊”
  在微博上搜索“无聊”,找到了许多相关的无聊话题,比如“当我无聊时我在干什么”“人到底可以多无聊”“在家里无聊如何打发时间”“无聊的日常”“无聊治愈所”“无聊是一种病”“人类到底可以有多无聊”……
  让人惊讶的是,这些与无聊相关的话题,其阅读量都过亿,发表博文参与讨论的人数以万计,比如,话题“当我无聊时我在干什么”的阅读量达3亿,参与讨论人次达236.8万;话题“在家里无聊时如何打发时间”阅读量达2.6亿,参与讨论人次达9.5万;话题“人类到底可以有多无聊”阅读量2亿,参与讨论人次达2.7万;话题“无聊是一种病”阅读量达1.7亿,参与讨论人次达12.4万;话题“人到底可以多无聊”阅读量达1.5亿,参与讨论人次达5.1万。
  在这些话题中,记者看到,网友们晒出了各种各样的“无聊”,比如:花近一个小时来数自己汽车前格栅有多少个孔;多年都不穿毛衣了,依然在夏天的空调房里织毛衣;拿两部手机用自己的两个微信号在互相聊天;在“微信运动”中,逐一给好友点赞后再逐一取消,然后再点赞一遍……网友们“晒”出来的这些事情,有些无聊得让人匪夷所思,却引来不少网友的“共鸣”。在评论区里,不少网友在点赞之余,声称自己也做过类似无聊的事情。
  微博上“无聊”事儿多,在我们身边,觉得“无聊”的人也不少。在机关上班的蔡先生告诉记者,白天上班事情多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挺快的,晚上的时候如果没有外出和朋友聚聚,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就会感到无聊。那时候,他一边开着电视,一边却看着手机。说是看手机,其实也没看具体的信息,就是不停地打开微信看看有没新消息,没有的话就关闭屏幕,然后又不自觉地再次打开微信看一下。有的时候,他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不断地左右划动,一会儿点开一个App随即又关闭,然后再点开另一个App再关闭……蔡先生说,有时他会在这样无聊的状态中持续一两个小时。
  市民陈先生说,在生活中他时常也会遇到一些“无聊时刻”,比如上厕所的时候,他经常拿着手机浏览一些短视频,或者看些微博上的热搜话题,有时则在两者之间互相切换,具体看什么内容他并不在意,只是觉得用这种方式才能打发在上厕所时的“无聊时光”。其介绍称,有一次他乘坐动车去外地,上车后没多久,手机就没电了。一路上,看着同车厢的乘客都在玩手机,他觉得特别无聊,心里也没来由的有些烦躁,那部没电的手机一会儿被他拿起,一会儿又放下。出站后,他首先做的事便是到附近一家商场里,找到租充电器的地方,将手机充半小时电后才离开。
  做些事,让无聊不再
  在与一些市民交流中,记者注意到,许多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无聊时刻”,特别是当一个人从忙碌的状态中突然闲下来,无所事事的时候,特别容易滋生“无聊”的感觉,还有一些人,之所以觉得无聊,主要是因为“有大把的时间却不知做些什么”。那么,如何让自己不再无聊呢?
  每天早上,吴先生都会到龟湖公园跑步。他告诉记者,三年前他孩子上大学后,有一段时间,他觉得生活特别无聊,每天下班后待在家里,大都是通过看电视剧来打发时间。为打发无聊时光,他上网买了一些书来看,发现自己静不下心来。后来,在一个朋友的建议下,他每天晚上到公园里散步,活动下身子。没想到就这样逐渐喜欢上了运动,并从两年前开始晨跑。通过晨跑,他结识了好几个跑友,并建了个微信群,没事的时候大家就会在群里聊聊天,或者相约到某个地方泡茶,生活因此多了份乐趣,他也很少再会有“无聊”之感了。
  市民李先生老家在山东。不过,他和几个朋友长年都在石狮,每年除了春节外,一般都没回老家。身在异乡,他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晚上回到住处后都会处于一种“无聊”状态。为了排遣,他经常和朋友一起在外喝酒、K歌。原以为通过这种方式会让他夜晚不再感到无聊,但事实上,当他深夜回到住处时,依然没法摆脱无聊的感觉。“找些自己兴趣爱好的事情做一做,或许会好些。”有朋友这样给他提建议后,李先生对自己的业余生活作了改变,“每天晚上,没什么其他事情的话,就去游泳,游一两个小时再回来。”李先生说,晚上除了游泳外,他还经常与几个老乡聚在一起。当然,聚在一起不再是为了喝酒、K歌,而是一起泡茶,兴之所至,还会用口琴或手风琴演奏几曲。业余生活有规律后,李先生觉得自己生活变得充实,有乐趣了。
  说到“无聊”,市民小邱说,可能因为平时工作都比较忙的缘故,很少会有“无聊”的感觉,但今年春节过后的那段时间,宅在家里的他确实感到非常的无聊,“刚开始几天,每天关注新闻,和朋友聊聊天,刷刷小视频,感觉生活也悠闲,但这样持续十几天后,就觉得非常无聊,每天手机刷来刷去也不知道看什么。”小邱说,后来,他在朋友圈看到不少人在家里做美食,他也去买来面粉、食材等,学着做起包子、馒头、面包等,并乐在其中。现在,已经返岗上班的他,周末的早点经常还是自己动手做的。所以对于“无聊”,他觉得“没事干的人”才会有那种感觉,找点事情做下,就不会再感到无聊了。
  无聊时,陪家人一起逛逛商场也是一种不错的“消遣”方式
  无聊,或是一种警醒
  生活中,总会有无聊的时刻。值得人们警醒的是,无聊虽然还构不成心理问题,但也被人认为是一种影响身心健康的压力源。当“无聊”充斥生活的时候,就会让人感到空虚、孤独、压抑,这些负面情绪很容易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石狮市干部职工心理健康中心心理咨询师柳先生认为,当一个人感到“无聊”的时候,有可能是“警醒”。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会有一种生活、工作的预期或目标,如果找不到实现这种预期或目标的努力方向,“明明有时间却不知做什么”,那就会产生无聊的情绪。在他看来,一个人会感到无聊并不是什么问题,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无聊才是一个问题。无聊的时候,看看手机,玩玩游戏……做些看起来无聊的事情,也是一种打发无聊的方式,不过,他建议人们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无聊的情绪,并通过调整自己的生活规律,培养兴趣爱好,每天适当做些健身运动可以较好消除无聊情绪。当然,如果一个人时常处于“无聊”状态,则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采访中,不少市民聊到了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曾感受到的“无聊”。在那段时间,人们宅在家里,闲余的时间多了,感到无聊的人也多。在那期间,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打发无聊时光。不过,也有一些人利用那段时间,让自己不再无聊。市民洪先生告诉记者,刚开始宅家那段时间,他也确实觉得很无聊,后来发现,网上很多在线学习的课程都是免费的,于是乎,他每天上网听课,并乐在其中。两个多月时间,已经听了两百多节网课。
  除了利用闲余时间学习外,一些市民也分享了一些应对无聊的“招式”,比如,看书,听音乐,找朋友泡茶,到户外走走,约几个朋友一起打打球,或者参加一些健身运动。在他们看来,无聊就意味着“有时间”,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便可使生活多些趣味。
  (记者 林春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