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狮城 给生活打开另一扇窗
时间:2021-04-25 00:55 浏览量: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到来之际,我市各相关部门以及图书馆、新华书店等组织开展了许多阅读活动,让城市有了更多的书香味。对于石狮人来说,“书香狮城”已经不再是一个空泛的词汇,而是正在逐步融入人们生活的一种习惯。不管是手捧着纸质图书阅读,还是借助互联网在手机、电脑上阅读,许多人都乐于享受阅读,因为阅读为他们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窗,带来了别样的风景与快乐。
  乐享阅读
  下午四点多,市民黄先生安静地坐在石狮市文林图书馆二楼的阅览室内,翻阅完手中的一本杂志,他起身走到旁边书架上重新取了一本。
  “我喜欢看新闻类、兵器类、摄影类的一些杂志,以前自己都有订阅,后来发现图书馆里也有,便经常来这边看,刚好我就住在附近,走几分钟就到这里了。”黄先生告诉记者,他与朋友一起做些小生意,不忙的时候,他喜欢来图书馆看看书。“这里环境很好,安安静静的,没有吵闹声。在这样的环境中看自己喜欢看的书,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黄先生说,每周他都会来图书馆一两次,每次一般都会待上个把小时。
  和黄先生一样,家住步行街的老吴也喜欢阅读。他告诉记者,三年前他刚退休时,有一段时间不知道做什么好,除了早晨去公园走走,大部分时间是待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去一些朋友店铺里泡茶聊天。后来有一次带孙子到新华书店买书时,他发现书店里很多图书,其中包括一些文史类、健康类的图书。于是,没事的时候,他开始往书店跑。
  去书店的次数多了,老吴便开始买书。“我觉得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可以站在那里拿在手上翻阅,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就认真阅读,没有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就翻一翻,当成一种消遣。另一种是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看的书,这类书需要买回家细细品读。”两年来,他已经买了三十多本书。有了书后,老吴将家里的一个房间整成了书房,靠窗摆着一张大书桌,旁边放一个简易的书架。没有外出的时候,他便喜欢一个人待在书房,放点背景音乐,静静地看书。在喧嚣的城市里,他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放松身心、提升自我的方式。
  相比于手捧纸质图书阅读,市民许先生更喜欢在手机上阅读,因为那样更便捷。“只要有时间,随时随地打开手机都可以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自己不明白的内容或者不知道的字眼,在线搜索一下就能找到答案。看到有好的内容,还可以收藏起来,方便下一次需要时查阅。”许先生说,事实上,在他记忆中,自从大学毕业后,有好几年时间没买过书也没看过书。其原因是工作比较忙碌,闲余时间较少,而且他发现自己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内心也变得浮躁了,难以静下心来看书。去年年初,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他下载了一个读书App,上面有不少书供人们免费阅读,有些书虽然是收费的,但只要每天坚持阅读,阅读完了费用也能自动返还。在这之后,每天“打卡阅读”便成了他的一种生活习惯,有时白天忙得没时间,在睡觉前那段时间,他也要打开手机看一会儿书。长时间坚持阅读,让他觉得生活变得充实了,待人接物时也变得自信了。
  书香狮城
  与身边的一些市民朋友交流中,记者可以感受到许多人话语间流露出的书香味。每次走进书店、图书馆时,也常常看到有许多人在静静地阅读。自从石狮启动“书香狮城”文明新风行动以来,全民阅读正逐步成为石狮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石狮市文林图书馆,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达45万册,其中文林图书馆藏书34万册、万祥图书馆藏书11万册。据介绍,平均每天到图书馆看书的市民在千人左右;图书借阅量方面,2020年全年借阅量达34.9万册,今年以来借阅量达13.3万册。除了提供纸质图书外,我市图书馆还在全市多点放置了15台电子图书借阅机,市民只要用手机扫描借阅机上的图书二维码,即可下载图书到手机上,以便随时随地阅读。据统计,2020年通过电子图书借阅机下载图书的数量达29万册,这还不包括以链接方式直接阅读电子图书的数量。
  在增加图书馆藏书量的同时,我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通过投放“流动图书车”、建设“农家书屋”、打造百姓书房等举措,不断完善全民阅读的“硬件条件”。同时,通过组织开展“百日阅读”“全民阅读月”亲子阅读等活动,努力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更多的市民通过阅读打开生活的另一扇窗。
  聊到阅读,来自湖北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十余年前来到石狮后,他一直在企业里上班,业余时间除了和老乡、朋友出去玩,就待在租住房里玩游戏。后来,女儿上学后,学校组织开展“亲子阅读”,他便买了一些书和女儿一起阅读,后来还参加了“百日阅读”活动。在不知不觉间,阅读成了他与女儿的共同爱好。每天晚上睡觉前,父女俩就会坐在书桌的两边各自捧着一本书看。当买的书不够看时,他去文林图书馆给自己办了一张借书卡,借的书有他喜欢看的社科类、管理类书籍,也有孩子喜欢看的故事类、科技类、文学类书籍。由于看书速度比较快,每个周末,他几乎都要去图书馆借书。
  “这几年,石狮这座城市的书香味变浓了很多。”来自江西的谢女士告诉记者,十余年前她刚来石狮时,身边很少有人聊读书的事。有一次,她带了几本书放在公司的办公桌上,结果几个同事注意到后,表面上夸她“有上进心”“好学”,但看她的眼神却有些怪异。现在,她发现身边不少同事、朋友在聊天中,也会聊到阅读的事情,有时还会推荐自己近期看过的好书。对于这种“变化”,她并不觉得奇怪,因为她发现石狮不仅有图书馆,许多村里还有农家书屋,有一段时间,她租住在湖东时,便时常到玉湖社区的阅读室里看书。有一次,她去龟湖公园玩,意外看到公园大门边停着一辆“流动图书车”,走上去一看,上面居然有千册左右的图书,还有空调等设施。除了这些,有时去一些单位办事,她发现有的单位也设有“图书角”,环境清静。“在石狮,只要想看书,附近几乎都能找到免费阅读的地方。这样有书香味的城市,阅读的人肯定越来越多。”
  变与不变
  在手机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阅读早已不再局限于纸质图书。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变得多样化,除了使用手机阅读电子图书,也可以使用手机来听音频书。
  根据4月23日在北京发布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去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3%,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0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29本,较2019年均有提升。发布的数据显示,手机阅读和网络在线阅读成为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的主要方式,在手机阅读方面,成年国民每天手机接触时间最长,达100.75分钟;在线阅读方面,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7.82分钟,比2019年增加了1.77分钟。值得一提的是,从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来看,2020年,有43.4%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比2019年的36.7%上升了6.7个百分点。
  而在随机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不少石狮市民的阅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对于喜欢看纸质书,还是电子书,或者听音频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
  年过六旬的市民老徐告诉记者,他之所以喜欢在手机上看电子书,主要原因是电子书的字号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而纸质书字号大小是固定的,有的书字号太小,读起来比较费劲。据老徐介绍,其身边的朋友中,有不少和他一样,也因为视力变差,或者嫌一些纸质图书字号较小,从而转向选择阅读电子书。
  在企业工作的市民小邱则喜欢听音频书。因为经常在外跑业务,每天有不少时间都是在路上,或者等待他人,这样的时间特点,他觉得用来听音频书非常合适,“想听就听,不想听就关掉。如果一些内容听得不明白,可以重新再听一遍。如果觉得播音者比较啰嗦,或者语速比较慢,还可以按倍速来播放。”在记者采访中,有不少市民表示“喜欢听音频书”,有的甚至表示“听音频书已经成了主要的阅读方式”。
  事实上,不管是“看书”还是“听书”,不管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阅读方式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人们对于阅读的热爱,相反,阅读方式的多元化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给全民阅读带来更多便利,也吸引更多人通过阅读打开生活的另一扇窗。(记者 林春凯)
  “图书漂流瓶”活动
  昨日启动
  本报讯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在世界读书日之际,4月24日上午,石狮市图书馆启动“图书漂流瓶”活动,并举行漂流袋发放仪式,为8名漂流站站长每人分发一个漂流袋,袋子里装有两本新书和一本笔记本。每位站长要组织5名同学轮流阅读这两本书,每位同学要在笔记本上记录漂流历程、阅读心得、张贴阅读交流照片并发送到朋友圈打卡。通过此活动,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分享阅读、传递阅读,并在活动中体验分享、信任、乐趣,同时营造浓厚的书香狮城氛围。
  据悉,这是石狮市图书馆第一次采用直接给个人的方式进行漂流活动,让孩子们更有自主性、自觉性。
  除此之外,石狮市图书馆还举行“2020年优秀志愿者表彰大会”“2020年十佳读者表彰大会”“百年光辉,百炼成钢”读书教育活动及捐书倡议活动。(记者 王秀婷 郭雅霞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