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开幕
时间:2023-06-23 00:00 浏览量:


两岸民众搭乘渔船参加海上泼水活动
本报讯 吉祥水,幸福水,欢乐海水清又清;对渡缘,闽台缘,骨肉情缘心连心。6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中午,“我们的节日·端午”——第十七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开幕式在蚶江镇锦江外线五王爷府前新落成的船体造型观礼台举行。省台联党组书记刘良辉,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陈辉宗,台湾鹿港文教基金会执行董事、鹿港参访团团长蔡雨亭,省人大常委会侨(台)工委副主任叶勇鹏,省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文明办主任李琦,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立峰,省体育局副局长黄海峡,石狮市委书记蔡永生,台北市私立华冈艺术学校参访团执行长蔡崇熙,石狮市领导李斌、黄延艺、刘艺波、郭浪滔、陈垂汉、黄明瑄、王莉萍,以及泉州市、石狮市有关部门、蚶江镇的负责人,来自中国台湾的嘉宾等参加了开幕式。石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天助主持仪式。
陈辉宗表示,泉州和台湾一衣带水,是台企台胞登陆的“第一家园”。明清时期,百里相望的石狮蚶江与台湾鹿港开通对渡航线,两岸商贸、文化交流盛极一时,海上泼水的闽台对渡文化习俗也应运而生、日渐繁盛,成为两岸人民深厚情谊和同源文化的最好见证。两岸对渡文化至今已延续近300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独有的海上泼水民俗活动。今年,在两岸同胞的殷殷期盼下,我们决定复办线下闽台对渡文化节,并在原有的“海上泼水”“民俗踩街”等传统民俗活动基础上,精心策划了龙舟竞渡、灯谜联猜等丰富多彩的新活动,整体规模和影响力达到了历史新高,必将成为两岸人民延续深厚情谊的新起点,为持续推进闽台文化深入交流、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蔡永生表示,传承数百年的对渡文化和海上泼水活动,是闽台两地人民同根同祖的历史鉴证。石狮自古与宝岛台湾往来密切,因其在两岸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成为影响日益广泛的品牌交流项目,先后入选国台办和文化部对台交流重点项目、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央文明办“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之一。此次民俗盛会,经历三年疫情后,再次恢复线下举办,是闽台两地携手弘扬中华文化的具体行动,必将进一步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海峡中间,有座“心做的桥”。石狮将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亲情优势,持续做好“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三篇文章,加快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狮台海上航运通道,积极推介我市市场采购贸易、预包装食品出口等国家级试点政策,全面加强与台湾机械装备、冷链物流、农业深加工、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的互补对接,大力支持台胞乡亲来石就业创业,努力打造两岸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的“桥头堡”,为福建省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诚挚欢迎台胞乡亲们多到石狮走走看看,一起参与现代化商贸之都建设,在推进改革发展中增进感情、成就事业。
蔡崇熙表示,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在两岸民间交流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两岸民众携手同心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景,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开幕现场邀请了嘉宾领导为龙狮点睛,举行文艺演出,体育舞蹈《龙腾狮跃》、歌舞《飞扬伞舞迎端阳》、情景舞剧《梦回宋元》、民俗仪式《祈福同祥》等精彩纷呈的节目一一上演。火热的阳光难阻两岸民众的热情,别开生面的“海上泼水”把文化节活动推向高潮。开幕式后,人们乘着渔船,拿着脸盆、水桶盛水泼向对方船上的人,互相嬉戏,以此驱邪消灾、祈求吉祥平安,祝愿海上航行安全。此外,紧张刺激的龙舟邀请赛、妙趣横生的两岸灯谜联猜、民俗踩街表演等异彩纷呈的两岸交流活动轮番上阵,吸引了各界群众参与,共享节日欢乐!(记者 许小雄 李荣鑫)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