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专业化多样化养老 老人幸福感满满
发布时间:
2022-11-22 11:23:00
来源:
石狮日报
每天上午,宝源社区的张阿姨都会和老伴一同到社区的禾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智慧健康小屋”,或按摩颈椎,或测血糖血压,关心呵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以前测血糖血压要去卫生院,路途远又麻烦,现在家门口就可以测,真是方便不少!”张阿姨表示,平时,宝盖镇禾康长者照护中心养护人员也会“下沉”到社区,针对老人需求开展义诊、讲座等活动,让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张阿姨的获得感还要得益于我市正在抓紧推进的“党建+”邻里中心养老服务站。今年来,按照“七个有”(有一所养老服务设施、有一所长者食堂或助餐点、有一个微型消防站、有一个智慧健康小屋、有一支专业养老从业队伍、有一家机构或社会组织运营管理、有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标准,石狮市民政局在部分村(社区)建设、提升“党建+”邻里中心养老服务站,实现养老服务与村(社区)建设的资源整合、业态融合、功能聚合,打造居家村(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从而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家门口”多样养老 幸福触手可及
“在这里,我们老人有地方活动,还能吃上热乎饭,玩得开心,吃得舒心!”石狮市宝盖镇坑东村的吴大爷笑眯眯地竖起了大拇指,对“家门口”的“党建+”邻里中心养老服务站赞不绝口。
原来,为打造家门口“养老幸福圈”,宝盖镇坑东村依托“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养老服务站,不仅每月定期为老人提供免费午餐,设置“智慧健康小屋”,关心广大老年村民的身体健康。平时更加重视老年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致力于打造一个让老人“来得勤、留得住、有人气”的“党建+”邻里中心。“现在,我们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乐享晚年。”宝盖镇坑东村老人会会长吴为祝高兴地说,接下来,坑东村将完善升级长者食堂,争取将每月免费供餐变为每日免费供餐,让老年人实现“食”有所依。
同样,针对“老有所养”,在市民政局牵头下,厝仔村与蚶江镇伍星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携手打造集全托、医养结合功能为一体的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为村级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优质的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等专业的养老服务。
“五社”联动 打造“全龄化”社区养老
长福社区林大爷是年过六旬的失能老人,其妻子也患有精神疾病,生活均不能自理。长福社区网格员、社工站人员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像他们这样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社区共有15户,迫切需要帮助解决养老照护问题。
“这些失能、半失能老人,需要专业团队的支持!”长福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戴天降告诉记者,今年6月,在石狮市民政局和湖滨街道办事处的推动下,长福社区与泉州市泰和医院有限公司签约“党建+”邻里中心养老项目,以“五社”联动方式,携手打造集全托、医养结合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依托“党建+”邻里中心养老项目,长福社区、泉州市泰和医院、湖滨社工站组建了由社区工作者、医生、康护师、养老护理员、社工等工作人员组成的关爱团队,入户为老人们提供健康监测、康护理疗、居家照料、心理疏导等服务。“有时候老人家里突发意外无法处置时候,也会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医护人员。”泉州市泰和医院执行院长沈智化称,经过近半年的持续入户跟踪服务,多位卧床老人的身体机能有了明显好转,身体的灵活协调度也进一步加强。
而针对健康活力老年人在生活、身体、情感、社会认同等方面的需求,长福社区联合志愿者组织开展多样社区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多种社区养老服务,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记者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已建设“党建+”邻里中心26个,其中已有21个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城乡老人的需求为导向,以邻里中心为依托,统筹各类资源,完善村(社区)养老服务功能设施,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融合的‘全龄化’社区养老模式!”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市民政局将充分发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人员、设备、技术等优势,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全托日托等定制化、个性化服务。同时,以特困兜底对象为服务重点人群向其他社会老年人拓展,扩大普惠养老服务,将更多专业养老服务延伸至社会老年人家庭,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有效满足社区居家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记者 林富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