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及福建省、市、县(市)三级政府等相关部门关于学校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统一部署,并按照石狮市教育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石狮市实施“六大工程”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全面加强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近年来,市教育系统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部署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和一定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进展与成效
(一)建立领导组织,细化任务分工。一是成立石狮市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不定期会商全市近视防控工作,指导全市学校科学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视力健康管理等工作;二是石狮市教育局牵头落实全市七部门联合制订《石狮市实施“六大工程”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部门分工方案和内部分工方案。全面完成泉州市202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改善石狮市石狮一中、石狮七中、第七实验小学、长福小学、宽仁小学等5所中小学校教室视觉环境)。指导全市中小学制定学校近视防控方案,成立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提供基础保障;三是建立健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机制,会同卫健局、市人社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市财政局、市市监局、石狮市融媒体中心等部门有序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督促财政加大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资金投入, 积极支持开展儿童青少年视力监测、近视防控干预试点、师资培训、视觉环境整治等近视综合防控工作。努力提高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卫生专职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配备率,推进学校建设医务室(或校医院、保健室等),主动督促各校落实完善中小学和高校校医、保健教师和健康教育教师岗位设置和职称评审政策,强化近视防控医疗卫生人员和设备配备,为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服务。全市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向儿童青少年免费或优惠开放,动员各级社会力量为儿童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提供帮助,大力推进增加适合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的作用,优先优质向儿童青少年提供服务。市监局加强对全市眼镜行业市场经营行为的监管,整顿等执法检查力度,加强广告监管,依法查处虚假违法近视防控产品广告。“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期间,极力发挥广播电视、石狮日报等报刊、网络、新媒体等的作用,充分利用公益广告等形式,加大公益宣传工作力度,引导舆论共同关注并参与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二)压实主体责任,明确工作职责。由石狮市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领导小组明确,形成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机制,整体统筹安排,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管理方面的沟通协调,保障各项措施落地生效。市教育局联合市卫生健康委与全市各中小学签订近视防控责任书,明确职责任务,确定工作目标,细化各方工作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措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摸清近视底数,明确防控目标。一是全面建立健康档案。我市从2019年起依托市疾控部门、中小学近视防控科普基地(石狮市爱尔眼科医院和石狮市石狮市艾仕瞳眼科门诊)开展全市中小学学生视力普查,建立中小学生和6岁幼儿视力健康档案,建立大数据。同时开发视力健康管理系统,制定分级预警标准,开展监测预警,学生视力健康档案随入学、升转学实时转移。二是全面落实监测制度。严格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将各中小学学生视力健康状况抽查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年度测试抽查复核项目。全市中小学每年新生入学健康体检,从2021年秋季开始落实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免费视力筛检,建立视觉发育档案,并形成制度。三是全面明确防控目标。2019年末,会同有关部门明确全市中小学近视综合防控目标,到2030年实现全市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和近视程度明显下降,高度近视发生率显著降低,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以内,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近视率分别下降至38%、60%和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到25%以上。
(四)深化教学改革,落实减负措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三十条”,石狮市教育局先后制定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狮教综〔2021〕8号)、 《关于加强和改进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狮教研〔2021〕91号)等文件,改革育人方式,切实落实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结合中小学生减负措施,控制家庭作业量、考试次数。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开展减负督查和幼儿园“小学化”治理,以游戏促使幼儿快乐成长。督促学校科学规范指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产品,控制使用时长,减少教学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从源头落实近视防控工作。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课时,增加学生户外运动和睡眠休息时间,各学校全面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内体育活动,引导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户外活动。落实课程标准,小学1—2年级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3-9年级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中小学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活动,中小学生每天各午别各做1次眼保健操,切实保证阳光体育1小时活动,同时各校积极开展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课,特色课间操等活动,加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
(五)深化宣传教育,传播健康知识。每学期初联合市卫健、疾控部门、泉州市爱尔眼科医院,邀请眼科专家举办对全市中小学校医、保健医生进行线下儿童青少年综合防控近视指导培训。2019年以来,依托市疾控部门、石狮市中小学近视防控科普基地(石狮市爱尔眼科医院和石狮市石狮市艾仕瞳眼科门诊)为全市各中小学共开展80多场次宣讲,覆盖学生和家长20万多人次;持续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和全国笫25、26个“爱眼日”活动,举办“爱眼日”主题班会170多场。通过报纸、专题网页、公益广告、短视频、动漫、微课等载体和形式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网络、自媒体等平台集中宣传推介各校近视防控经验;组织残疾学生讲述失明感受,开展爱眼护眼体验教学;举办石狮市中小学近视防控大讲堂,启动“爱护眼睛健康成长”预防近视主题宣传;编制近视防控读本、案例和课件。为进一步营造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氛围,持续开展好第3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于10月3日组织全市中职、中小学、托幼机构的师生、家长参加举办泉州市2021年秋季学期近视防控云课堂活动--“腾讯直播”远程视频授课,为全市的师生和家长带来近视防控科普知识,主要介绍疫情期间的护眼小妙招,以及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预防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印发致全市学生家长做好近视防控工作的一封信,各校也同时向广大师生家长发放倡议书,号召全体家长一起行动,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督促学校定时或不定时向学生家长宣讲近视防控措施和预防知识,编制学生家庭学习照明环境指导手册、用眼监督手册,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照明理念和方法、创造良好家庭学习照明环境,指导家长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六)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工作经费。
每年为全市中小学生免费体检,并建立视觉发育档案。为落实教室视觉环境达标要求,更换教室照明灯具,改善照明条件,近三年还陆续投入450多万元用以增添配备可升降课桌椅,投入300多万元用以增添教室多媒体。2020年我市率先改善石狮市世茂实验小学教室用光视觉环境改造,通过泉州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学校评审。2021年石狮市配套泉州市202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改善石狮市5所中小学校教室视觉环境),推动市财政投入150万元用以改善全市石狮一中、石狮七中、第七实验小学、长福小学、宽仁小学等5所中小学校教室用光视觉环境,工程将于11月底全部完工验收使用。
(七)启动改革路径,明确评价导向。强化示范引领,加大以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学校视觉环境达标等“六大工程”建设,降低中小学学生近视率,推动全市中小学学生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增至2小时干预试验。将近视防控、总体近视率等纳入绩效考核,在签订近视防控责任书的基础上,明确今后开展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细则和要点,将视力作为我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与监测重点项目,启动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持续下降的学校问责,适时对未实现近视防控目标或排在末位的学校进行通报。同时要求各校将维护视力健康作为教师职责,纳入学校、班主任考核体系,把裸眼视力、体重等身体素质作为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指标。
二、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存在的困惑与难点
虽然,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设施配备不足、极少数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专业指导力度不强、家长早期视力保护意识不强、近视矫治市场和产品亟待规范、宣传教育有待精准落细落实等矛盾和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要加强近视防控队伍建设,提供优质的保健服务;二是切实凝聚政府、部门、学校、社会的力量和智慧,形成合力,建好学校这个近视防控“主阵地”,持续防控;三是加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经费投入,优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的医疗资源配置,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条件;四是推动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淘汰近视矫正不良产品和机构,保障学生、家长权益;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爱眼护眼的紧迫感,形成家长、学生防控近视合力,充分发挥近视防控专家宣讲团作用,分众化、精细化宣讲,传播好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家长和全社会用眼护眼意识和能力;六是建立健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机制,形成学校、家庭、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