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季开学准备及期初工作专项督导汇报
时间:2022-03-04 10:27 浏览量: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专项督导工作的通知》(闽教综〔2022〕4号)的要求,2022年新学年伊始,石狮市教育局积极谋划部署新一学期教育工作,通过期初召开教育工作会、下校开展督导检查等方式,围绕学校开学疫情防控、教育教学筹备、学校安全工作、“双减”工作及开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检查指导,确保春季开学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防疫”为重点,强化支撑保障,筑牢织密防控网

  一是快部署。先后召开学校工作会议2次、下发疫情防控通知文件7份,在公众微信号推送涉及疫情防控常识21期,实现全市师生员工宣传覆盖面达100%。二是细监测。截止目前,全市教育系统共完成教职员工核酸人数15139人、学生核酸人数176492人,核酸检测率达100%。师生第一、第二针疫苗接种率达100%,第三针疫苗接种率为86.53%,目前正在持续推进中。三是严管理。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日通过钉钉打卡精准掌握全市191631名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严格执行师生外出请假报备制度,提倡师生在泉州过节休假,非必要不离泉、不离闽。坚持错时错峰返校报到,普通高中2月16日开学,小学2月20日开学,幼儿园2月23日开学。四是实保障。全市241所学校完成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处置预案和卫生消杀整治,启动24小时值班制,确保遇有突发疫情第一时间启动预案,同步推进、无缝衔接。五是多举措。按照《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强化“七项措施”(召开一次疫情防控工作研判会、印发一份师生返校疫情防控须知、梳理一张开学防疫工作检查清单、开展一次校园疫情防控自查自纠、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模拟演练、开展一次学校爱国卫生运动、整理一份风险地区负面清单),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二、以“育人”为根本,创新教学改革,开拓进取谋发展

  一是制定教学计划。寒假开始之前,市教育局下发文件《石狮市教育局关于2021年秋季中等职业学校、中学期末及寒假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学校认真执行2022年春季开学时间安排。各学校根据上学时间调整情况,着手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进度,并提前一周开展集体备课等校本研训活动,为开学第一周上课做好充分准备。同时组织骨干教师力量对现有线上教学资源进行修订补充,做好线上线下教学随时切换的准备;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群及钉钉软件、电话等与家长保持联系,推进家校共育。二是精心筹备工作。深入开展“千师进万家”寒假家访活动,细致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行为习惯等情况,共家访学生139321人,其中入户家访86745人,线上家访52576人,参与教师8129人。按照春季开学工作安排,各校安排2月8日教师到校做好新学期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组织教师学习或集体备课,并邀请各级名优教师开展教学、管理、师德师风等培训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开学氛围。三是抓好教育教学。疫情期间,各校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熟练运用线上教学资源,开发和运维、线上教学预案,做好对因受疫情影响暂缓返校学生开展远程教学的相关准备。同时着手启动实施在线授课(听课)、线上辅导、讨论、答疑等活动,推进教学正常进行。职业院校按照教育部新修订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落实1个“严禁”、27个“不得”,妥善安排学生企业顶岗实习工作。四是营造文化氛围。市教育局在人、才、物等方面加大投入,促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改善学校育人环境。各校依托闽南地方文化,推进南音、书法、传统武术等进校园,大力开展校园足球篮球、啦啦操等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发展学生兴趣,丰富第二课堂,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内涵。

  三、以“双减”为核心,注重提质增效,凝心聚力谱新篇

  一是强化作业管理,减轻课业负担。出台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工作新方案,制定新时代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无纸笔测试。组织全市4100多名教师签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承诺书,出台的作业公示制度、作业管理办法及作业时间控制达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100%。采用“2+N”的形式(即提供阅读、体育基本看护,N种兴趣培训的课后服务)进行全学科视导。出台《石狮市小学教研片区设置方案》,将全市小学划分为六个教研片区开展相关教学研究活动,共举办6场校本作业研讨、经验交流活动,参与教师达2300余人次,帮助教师掌握作业设计、批改、分析、讲评等技术。二是强化课后服务,全面拓展素质。科学制定课后服务安排计划表,指导学校“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开设各类社团281个,拓展性课程112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实现82所公办中小学全部开展课后服务,自愿参与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达85561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93.45%。市政府高度重视课后服务工作,连续五年将课后服务列为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社会补助等方式筹措经费。2019年以来,市财政累计拨付经费2100余万元用于保障课后服务教师待遇。三是强化机构监管,整治违规培训。市教育局联合各职能部门共检查校外培训机构68家,查处违规培训行为6起,开出整改通知书4份,并约谈4家培训机构负责人。出台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文件,引导培训机构进行转型。截至目前终止办学机构13家,学科类转非学科类51家,压减率87.67%。确定10名“网格”管理人员,对全市所有培训机构师资、收费、课程、班次实施动态管理,实现培训机构出入口监控全覆盖。加强培训机构资金监管,举行机构资金银行监管平台遴选活动,确定1家银行建设监管平台,6家银行获资金监管资质,对27家正在营业的培训机构全部纳入资金监管,占比100%。四是强化五项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先后出台《关于规范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家长负担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2020-2021学年全市中小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人数10.68万余人,达标率为96.9%,优秀率为17.6%,各项指标位居泉州前列,100余人次在泉州市及以上体育赛事中获奖。下发《关于组织开展“五项管理”督导的通知》文件,组织23名督学每月对各学校开展五项管理专项督导,2021年认定5所素质教育工作先进校,3所学校获评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去年9月以来,我市共有130余篇“双减”信息被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省教育厅公众微信号等各级主流媒体刊发,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在泉州微信影响力榜单排名前列,“双减”工作宣传效果明显。

  四、以“安全”为抓手,创建平安校园,齐心协力促和谐

  一是健全安全制度。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工作责任体系,结合“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强化风险防控,形成人人参与安全、人人重视安全,人人负责安全的工作体系。各校制定防范、整改措施,及时管控风险、消除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切实把防范风险、化解隐患工作做实做细,严防小风险演变为大事件。二是加强安全排查。落实每月安全隐患排查和建立“三张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制度,要求各校在开学前对本校进行排查、整改,建立安全台账。重点排查学校房屋建筑及在建项目安全、食品安全、宿舍安全、实验室安全、校车及道路交通安全、校园及周边治安安全情况。共排查隐患、整改问题35项,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同时各学校落实安全隐患“一抓到底、见底清零”工作机制和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三是抓好心理建设。下发《加强泉州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评指标细则》,要求各校在防疫期间扎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严格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期初开展师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落实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工作。各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依托家访向家长传授学生心理健康的价值理念,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摸查重点学生心理问题,做好危机干预档案。四是严密防范措施。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实现封闭化管理、一键式报警建设、视频监控与公安联网、公安机关护学岗、保安持证率达100%的目标。推动公办学校全面普及“校级未保联盟”,联合公安、政法等部门推行“1+N”模式护学岗建设,强化对校园周边重点人员的排查管控。全市各学校开学前做好一次欺凌风险分析,深入分析涉校涉生欺凌情况,有效防治校园欺凌;同时抓好教育从业人员查询,及时发现并依法妥善处理存在不宜从事未成年人看护工作的人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