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市落实“双减”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22-08-01 16:24 浏览量:

  近段以来,我市按照《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精神,以及省、泉州市“双减”会议要求,按照“减负增效、积极稳妥”的工作原则,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82所,其中小学64所,民办学校3所。小学生总数为68676人,初中生总数为27749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总数为4564人,其中小学在校生为3128人,初中在校生1436人,民办学校在校生总数占比为4.73%,其中小学在校生占比为4.55%,初中在校生占比为5.17%。目前,全市“已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出台作业管理办法、作业时间控制达标、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考试成绩等级呈现、开展课后服务学校”等各项指标均达到100%。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双减”工作

  1.校内作业管理落实情况

  一是注重高位推进、专业指导。市政府分管领导通过组织召开题会议、全覆盖学校调研、教育专项督导等方式,推动全市学校加快推进“双减”工作。先后制定《石狮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石狮市教师进修学校关于加强和改进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举办《强化校本教研 落实“双减”要求》《作业管理:从政策解读到落地实施》等专题讲座,提高学校对作业管理工作的认识,推动各校有效落实作业管理工作。

  二是注重规范管理、统筹调控。教育局要求各校成立作业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所有学校都已出台作业管理办法和作业公示制度。各校建立作业布置统筹机制, 控制协调各科作业总量。班主任根据作业总量的要求,负责合理分配当天各科作业的具体时间,同时本着“合理、适度”的原则,审定学生休息日、节假日的家庭作业。有的学校由班主任填写《作业布置统筹登记表》和《作业管理反馈表》,确保学生每天的作业能做到学科平衡、总量控制、合理分配;有的学校对学生课外作业量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各班学生在家写作业的时长, 校长对多数学生反映家庭作业过多的班级教师予以约谈;有的学校和教师签订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师承诺书等,确保作业规范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三是注重优化设计,提升质量。2021年10月份在全市启动六大片区教研活动,组织学校开展以“落实双减政策,优化作业设计”为主题的校本作业研讨活动,进行作业设计经验交流,分学段、分学科探讨作业设计问题,指导帮助教师掌握作业设计、批改、分析、讲评等技术,提高运用作业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石狮市实验小学成立校本作业研究小组,组织学科教师探索各学科校本作业,以作业的精简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取得明显减负提质效果。如:第二实验小学从主题实践活动入手,设计探究性作业、体验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等。

  2.课后服务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提前部署,全域覆盖。为做好秋季新学期课后服务,我市于2021年8月中旬就提前部署,下发《关于做好2021年秋季小学课后服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制定课后服务安排表的通知》,指导学校“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本学期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82所公办中小学全部开展课后服务。今年秋季自愿参与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达85561人(小学59494人,中学26067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93.45%(小学总65274人,中学总26281人)。

  二是部门联动,合力推进。石狮市政府高度重视课后服务工作,连续五年将课后服务列为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为适应新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作为,2021年10月份联合出台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工作新方案,创新学校课后服务新模式,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以实实在在的课后服务真正助力“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的落地落实。同时,积极对接第三方建立课后服务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对学生选课、师资管理、服务评价等进行统筹管理和服务,目前在9所学校进行试点。

  三是提升服务,提高成效。各学校积极拓展课后服务渠道,丰富课后服务内容,采取“2+N” 服务模式:即提供“阅读”“体育”基本看护,N种兴趣培训的课后服务,有机揉合课程建设与课外活动。如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在基本看护的基础上,开设演讲、棋类、书法、舞蹈、拉丁、编程、游泳等60多个活动项目,涵盖了科技、文体、艺术、语言四个领域的特色兴趣班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后服务选择;华锦小学开展了“汉字文化”特色校本课程以及丰富多彩的绘本故事、有声语言、葫芦丝、创意手工、跆拳道、无人机、船模等社团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有效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各学校通过积极开发设置多种课后服务项目,满足了学生多样化需求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课后服务工作获得《人民资讯》《福建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3.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情况

  一是常态化联合治理。加大针对学科类培训机构不规范问题,开展全面清理整治,由市教育局牵总,由各镇办牵头辖区派出所、市管、城管、消防等单位开展联合检查及日常随机督查。截止2021年11月15日,共检查120多家次,发现问题61条,开具整改通知书26份,整改61条,停止学科类培训机构周末办学64家,关停证照不齐机构18家。发布七批黑白名单,共有白名单73家,黑名单18家。

  二是加快推进“营转非”工作。制定《关于将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的通知》《关于将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的补充通知》,加强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规范和服务工作。全市共有营利性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63家,预计本周可办理完成30家。

  三是加强整治维稳工作。加强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工作,举行机构资金银行监管平台遴选活动,确定监管银行,并着手与相关接入银行、培训机构进行对接。加强与各培训机构进行沟通,通过“网格化”管理人员了解机构动态,在推动转型的同时,帮助机构解决问题、规范持续经营。

  (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

  一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在民办教育机构办学过程中,通过章程制定、设立党组织、从严治党考评等工作加强党的领导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确保义务教育的公益性。

  二是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控制增量,不再审批设立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再新增设立公有主体举办或参与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减少存量,将逐年减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数,尽量将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区域内控制在5%以内;同时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切实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控制学位,规范转学行为,要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中途转学的要严格控制学位管理,不得突破起始年级核定的招生计划,不得中途增班招生。

  三是增加公办学校学位。本学期新增鹏山学校、后垵学校九年一贯制和信义实验小学等三所公办学校,新增小学、初中公办学位各1800个。新建第九实验小学和新扩建第七、第八实验小学等项目将再新增108班5400个学位。这将大大优化了义务教育结构,落实随迁子女“两为主”入学政策。

  三、存在问题

  1.课堂质量、作业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双减工作以来,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量明显减少,学校从一些的阶段性课堂练习反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所下降,部分学生不能灵活应用。

  2.课后服务时间规定造成安全隐患。中小学普遍规定秋冬季下午课后服务至下午5点半,天色较晚,部分自行回家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存在安全隐患。

  3.培训机构转为“地下”经营。为逃避专项治理整治,部分机构可能存在将培训活动转为“地下”培训,或开展上门“一对一”等方式培训,较难查处。

  4.教师负担较大。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在校工作时间普遍每天超过12小时,工作压力大,难以同时照顾家庭,部分教师有抵触心理。

  四、下一步工作考虑和建议

  1.加强学生减负“提质”工作。围绕“高效课堂”“作业设计”等,全面推进校内教研和校际教研工作,力争以加强教研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2.加强课后服务“提效”工作。要求落实每周五天、每天至少2小时的课后服务时间要求,做好人员调配、服务内容安排、经费保障、安全管理、供餐服务等各项工作。各校结合优势特色,利用课后服务搞好培优补差工作,积极开展设置学科、文体、艺术、劳动等多种课后服务项目,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3.加强机构转型“提速”工作。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加快培训机构“营转非”工作,逐一与培训机构对接,催促机构尽快准备材料、提出申请、办理完税、清算报告等,确保12月底前完成转型工作。

  4.加强督导检查“提标”工作。严格“双减”标准,将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纳入责任督学的专项督查,以及学校年度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各学校的督导。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建立教师、家长、学生举报平台,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做到有举必查、核实必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