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出行需求“升级” 人力三轮车渐行渐远
时间:2018-12-23 00:00 浏览量:


  在路边候客的客运人力三轮车
  近段时间,不少细心的市民可能注意到,石狮街头上的客运人力三轮车越来越少了,像八七路、九二路、医院门口等客运人力三轮车喜欢候客的地方,也难觅其身影。作为人们出行的一种交通工具,许多市民都有过乘坐客运人力三轮车的经历。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出行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各种便捷交通工具的普及,客运人力三轮车的生意日渐冷清,而10月中旬开始,随着市区客运人力三轮车限行路段的“扩容”,这种特殊的交通工具便开始加速“退市”。
  限行路段“扩容”
  12月21日下午,在德辉广场旁边,记者在港南路、辉濠路上来回绕了两圈,没看到一辆从客运人力三轮车。在九二路狮城国际广场门前路段,记者在路边站了十多分钟,也未看到一辆客运人力三轮车。在记者印象中,这两处地方是客运人力三轮车聚集的地方,停在路边候客的客运人力三轮车,少则五六辆,多则十几辆。现在怎么一辆也没看到呢?
  “现在哪里还有三轮车到这里,你不知道三轮车不能到这里载客吗?”在德辉广场旁边,一位“摩的”司机告诉记者,以前在商场周边候客的客运人力三轮车确实比较多,毕竟商场客源多,不管是客运人力三轮车、摩的、网约车、出租车,都喜欢在这里候客。但现在这个地方禁止客运人力三轮车行驶了。
  在与这位“摩的”司机交流中,他告诉记者,他认识好几个原来在德辉广场周边踩客运人力三轮车的车工。那些车工说,现在“踩三轮车”没什么生意了,因为现在人们出行,如果路途不远,或者要走小巷子,大都会选择“摩的”,否则就会选择网约车,毕竟叫网约车太方便了。至于“限行”,在这位“摩的”司机看来,那是迟早的事情,“那些载客三轮车说是人力的,其实都加装了动力,速度快,一些车工又不遵守交通规则,坐那车会让人觉得很不安全。而且一些三轮车破破烂烂的,或者用一些广告布条盖着,很不好看。”
  从石狮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记者了解到,为加强市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我市从今年10月中旬开始,对客运人力三轮车的限行路段进行“扩容”,增加了市政府及德辉广场周边区域、九二路、南洋路、群英中路等路段,其中,市政府及德辉广场周边区域主要包括东港路、港南路、辉濠路等,九二路是从豪富华酒店至狮标路段,南洋路则是从狮标到富丰大厦红绿灯路口这段。限行时间段为每日7时至22时30分。
  在此之前,我市已经给客运人力三轮车设定了“限行区”,即在每天7:00至22:00期间,禁止客运人力三轮车驶入八七路(濠江路至南洋路)、子芳路(八七路至香江路)、福辉路(八七路至宝岛路)。
  对比两次“限行区”可以看出,最近一次新增的“限行区”将市区几条主干道纳入,其中的市人民广场及德辉广场周边、九二路、群英中路,这些算是客运人力三轮车的“热门线路”,而在限行时间上晚上时间也从22:00延长到了22:30,对于客运人力三轮车来说,此次的限行对他们的影响会更大。
  “退市”已成定局
  但事实上,人们出行需求已经“升级”,客运人力三轮车已经难以承载,其“退市”早已成定局,限行路段“扩容”只是加速了其“退市”的速度。
  来自江西的老刘告诉记者,他曾在石狮做了好多年的三轮车工,早期的时候,踩的是无牌人力三轮车,后来有关部门对无牌人力三轮车查得严,他就租了一辆有牌的客运人力三轮车,但去年春节后,他就没再踩了。
  “有一段时间,乘坐三轮车的人多,两三个人外出的,或者带有较多行李的,还有一些老人,都喜欢雇三轮车,那时三轮车大多数还是靠踩的,速度不快,坐在上面比较稳当。”老刘说,那应该是七八年前的事情,当时路上除了一百多辆有车牌外,其他都是无牌的,许多人都是随便弄辆三轮车就上街载客了。那时,车工们喜欢在车站、医院、商场这些地方的门口拉客,常走的道路就是九二路、八七路。因为生意好,当时有牌的客运人力三轮车一个月的租金高达四五千元。但近几年来,客运人力三轮车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有牌客运人力三轮车的租金也一路走低,一直降到一个月三四百元,原本一直在和有牌客运人力三轮车抢生意的无牌三轮车也越来越少。“没钱赚的时候,不用人去查处,他们自己都不开了。”老刘称,他自己也是觉得继续踩三轮车没钱赚,去年初就转行了。而在他身边,还有一些人继续当车工,之所以如此,有的是因为年初就向车主缴了押金,如果不踩的话,押金也不好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上世纪末,石狮街头除了数量较少的一些公交车外,公共交通工具较少,当时街头载客的很多都是“港田车”,其驾驶员还有不少是残障人士。考虑到“港田车”载客所带来的诸多交通安全隐患问题,我市下决心开始整治“港田车”。为解决一些残障人士的生计问题,结合当时的一些实际情况,我市“特批”了一批客运人力三轮车,用于安置一些“港田车”司机。
  “当时,这些载客的三轮车都是人力的,不允许擅自加装动力,因为一旦加装动力,速度一快,这种三轮车的风险系数就成倍加大。”市交警大队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虽然明令禁止加装动力,但在实际运营中,为了省力,多跑多拉,许多三轮车车主便擅自给车子加装动力装置,还有的车主将三轮车当成了“宣传载体”,在车身上悬挂、张贴广告,由此影响了车辆的外观、车况等。与此同时,随着短途客运市场的红火,很多无牌三轮车也进入市场“抢客”,并出现套牌、假牌等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市政法委多次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先后推出“积分制”“年检制”等管理模式,强化有牌客运人力三轮车的管理,加大对三轮车车工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鉴于人力三轮车给城市管理、道路交通带来的一些问题,以及我市客运市场的变化,特别是网约车的出现,使得客运人力三轮车的市场开始萎缩。针对此,我市有关部门也逐步引导客运人力三轮车转岗。期间,15名客运人力三轮车残疾车工过世后,有关部门还多方努力,将相应的三轮车号牌予以取消,并在公益社会团体的帮助下,给予其家属转岗培训补助费,以引导其家属走出就业困境。
  采访中,记者随机采访了身边的市民,发现近一两年来,他们几乎都没乘坐过客运人力三轮车。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们出行需求的变化,以及出行工具可选性的增多,客运人力三轮车势必淡出石狮的客运市场。而事实上,在今年10月份,石狮市委办、市府办出台的有关人力三轮车整治实施方案中,也提出要让客运人力三轮车逐步退出市场。
  出行需求在“升级”
  在客运人力三轮车市场逐渐冷清的背后,是人们出行需求的不断“升级”。对于许多市民来说,出行需求所关注的,不单单是为了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还会关注路途舒适、安全、便捷、绿色等方面的因素。
  现在石狮市民出行,可供选择的方式很多,除了自己驾车或者乘坐公交车、出租车、摩的外,短途出行的,可以选择步行、骑公共自行车或共享单车,路程远点的,可以“滴滴打车”,使用共享汽车,或者租赁汽车。除了根据路程长短来选择外,多数市民还会根据不同场景、不同目的地而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比如接送孩子的,一般都是自己驾车或者骑摩托车、电动车,晚上外出参加饭局应酬的,为避免酒后驾车,越来越多的市民会选择“打车”前往,或者返回时请“代驾”。当然,如果是一家人外出旅游的话,许多市民就比较钟情“自驾游”。
  在各种出行方式中,依托互联网技术的网约车、共享汽车无疑受到广泛的喜爱。采访中,记者与一些市民聊及出行方式的选择时,许多人表示,在自己不驾车外出时,网约车已经成了他们的“首选”,至于今后的出行方式,大家认为,可以预见的趋势是:未来出行方式一定会是向互联化、共享化、自动化方面发展,同时也会比现在更便捷、更安全、更绿色环保。
  (记者 林春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