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5113-0800-2025-00074
- 发布机构:石狮市发展和改革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21
- 标题:石狮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174号提案的答复
- 备注/文号:狮发改函〔2025〕41号
- 发布日期:2025-07-25
台盟石狮市支部:
《关于推动“观察员+”模式,构建营商环境共治共享生态的建议》(第174号)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聚焦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有感,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和服务供给模式改革。贵单位提出的“观察员+”共治共享模式及具体建议,与当前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方向和重点举措非常契合,有助于石狮营商环境的提升。
一、强化机制引领,提升服务效能
构建高效协同推进机制、推动政商关系亲清与共一直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点任务。目前,我市已依托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小组,建立了由市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常态化协调机制,系统解决了一批企业开办、用地和工程审批、跨境贸易等关键领域的堵点难点问题。同时,在选聘6名泉州市级营商环境监督员的基础上,成立本级优化营商环境咨询监督委员会,从商会、协会代表中聘任监督委员会委员12名、商事调解员17名,结合阶段性工作重点组织监督员专场体验和专题培训活动,“面对面”问需求计于企,今年以来已落实咨询监督员提出的建议11条,调处企业矛盾纠纷2869家次,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605次;揭牌成立“政协委员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履职陈地”,结合开展“三比一促”专项行动,进一步激发委员代表政企学研沟通“连心桥”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的作用。
二、推进协同联动,构建服务闭环
打造高效的问题发现处置闭环是我市提升企业满意度的关键抓手。目前,我市已整合利用12345便民服务平台、“互联网+督查”、政企恳谈会、“千名干部进千企”等多渠道收集企业诉求,建立挂钩服务重点工业企业“接、转、办、交”问题闭环管理机制,全力帮助企业谋发展、解难题。2025年以来共协调解决各类涉企事项275件。6月下旬,我市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后续将通过常态化部门会商调度和闽政通-易企办-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工作专区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重点关注企业清单、企业需求清单和协调任务清单等“三张清单”的滚动梳理,加强政策宣介,打通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各项措施落地落实“最后一公里”。
三、深化校地合作,明确发展路径
智力支持对区域营商环境的深层次优化起到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市聚焦特色产业营商环境发展痛点,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拓展校地合作深度,落地运营了中纺学石狮产业研究院、华大数字经济研究院、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等3家高能级创新平台,组建工业设计创新服务联盟,通过提供决策咨询、问题诊断、体验培训、典型案例推广等方式,为产业人才提供实践与创新平台,为我市传统企业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方向和可行的解决路径。同时,依托华侨大学地方营商环境发展促进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开展营商环境省评体系的评估监测,系统发现、解决了一批阻碍营商环境发展的制度瓶颈。
四、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
我市始终坚持将改革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结合我市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实际,打造了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营商环境品牌,全力激发我市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外贸金融改革方面,全国首创了汇率避险“公共保证金池”,帮助辖区外贸企业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全省首推了跨境收汇总量核销模式,实现市场采购贸易收结汇信息自动处理,有效化解中小微企业和商户买单出口、地下钱庄收结汇导致银行卡冻结、资金周转难等问题。促进民间投资增长方面,推动出台《建设用地供地前期工作专班》,平均缩短重点项目前期时间超6个月;牵头制定《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实施细则》,将电力外线建设纳入土地开发成本,有效化解电力接入审批周期长、成本高问题。在2025年全省重点项目管理培训班上,我市做典型经验交流。打造开放包容市场环境方面,全省首创“城市机会清单”机制,拓宽政府、国资、民企信息共享和供需对接渠道;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跨境电商合规化改革,成立“跨境电商知识产权法治服务站”“纺织服装法庭”等实体化平台,相关做法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并获全省推广。
下一步,我市将以此份提案作为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的重要参考,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石狮样本”,为全方位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分管领导:谢胜德
经办人员:颜荣荣
联系电话:88712824
石狮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7月2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