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十二时辰 美食的民间味道
时间:2025-04-23 21:14 浏览量:
  如果你要写美食,就不要只写美食。写它们让人打开味蕾直至敞开心扉的全过程,写它们从彼处出发到此处落脚的历史,写它们和一代一代石狮人的羁绊与牵挂。《吃在石狮:美食十二时辰》把美食融入生活之中,展示当地美味与民俗的相互碰撞,乍看是一本美食百科,细看却是石狮人的日常生活轨迹,三餐四季的生活图景、市井街头的美食风味,在这本书中展露无遗。
  好比说,作者写炸物,必定要和年节、阿嫲以及孩子的“伸手偷吃”放在一起写,才分外动人。游客在街边轻巧打包,却不知道这遍地都是的焦黄脆嫩之下,是过年过节的隆重,而书里则简单直白地说了:“家乡的四时风味串联起来的,是家人的温暖、宗亲的凝聚,以及祈盼来年一往无前的力量。”这么一解释,小小的炸物,便成为具体年节里令人心驰神往的心灵寄托。
  又好比说,书里写粉仔粿最初是为了避免浪费而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小食,而如今生活宽裕,越做越细腻,佐料更比剩饭美味,虾皮、花生米这样的传统物件不会少,香菇、三层肉、巴浪鱼倒是快要成了主角。一道小食,反映出了社会生活水平的点滴变化,幸福感是什么呢,大概就是这种步步高的有滋有味。
  而人们常说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石狮人的生活中则体现为一种和大海的亲密关联。石狮人和大海,在不断接触中逐渐摸索出彼此的脾性。潮涨潮落之下,是石狮人和大海打过的好几个商量,紫菜是头水的好,海鲜是清蒸的香,至于小鱼小虾,煎炸过后最妙不过。说不清是自然训练了人,还是人驯服了自然。总之,带来的灵感就是这多样而精准的吃法,样样都最贴合食物本身的滋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