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市河长制工作简报(2024年12月)
时间:2025-01-10 10:09 浏览量:

【市级工作动态】

  ●石狮河长办开展年终考核 力促河湖长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石狮市河长制办公室于2024年12月2日至12月4日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年终考核工作,对全市9个镇(街道)的河湖长制工作进行了全面综合评估。

  此次考核石狮市河长制办公室依据《2024年度石狮市河湖长制工作考核评分细则》等文件,通过审查工作资料和实地河道巡查等方法,对各镇(街道)在河湖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成效进行了细致的量化评估。

  考核结束后,考核组针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整改要求,要求各镇(街道)要予以高度重视,并认真查找不足,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同时,鼓励各镇(街道)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河湖管护工作的整体效能。

  接下来,石狮市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严格自省、自查的态度,进一步细化落实河湖长制年度考核各项工作。全市将全力以赴,为迎接下阶段省、市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还将进一步深化河湖长制的实施效果,致力于推动幸福河湖建设,确保河湖长制工作取得实效。

  ●(转发石狮日报)石狮1100公里雨污管网迎接“大体检”

  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雨污管网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其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健康与幸福指数。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水务中心)获悉,石狮市水系综合治理——水质提升治理项目(溯源清淤检测)已于近日启动。该项目旨在全面提升城市排水通行能力,有效降低水污染隐患,进一步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据介绍,该项目将围绕石狮市中心城区,包括湖滨街道、凤里街道、灵秀镇及宝盖镇,对现有市政雨、污管道、暗涵等设施进行全面清淤并检测,此外还包括管道错混接调整、沿河排口调查、水质水量监测、排水管道开挖与非开挖修复等。项目总工期为390天,将持续到2025年底,覆盖中心城区总长度约1100公里的市政排水管线。今年12月,施工队伍将重点对八七路、西环路、回兴街等10条道路的排水管网进行非开挖修复工作。目前,由数十台工程车辆和100余名施工人员组成的施工队伍,已分成17个工作班组,在多个路段同步开展施工。

  12月6日下午,记者在金盛路一处施工现场看到,现场已用塑料锥形桶设置好临时围挡。清洗吸污车正在对雨、污管道中的淤泥进行清理。随后,施工人员将管道检测“机器人”放入检查井,对连通该检查井的所有管道进行细致检测,并做好记录。据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每次检测约需要1.5至2个小时,具体时长根据作业区域的检查井和管道情况而定。

  现场施工负责人提醒市民朋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施工区域将采取临时围挡、封闭围挡等措施,同时对现状道路进行临时交通导改,可能会对市民的出行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并请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注意安全。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以赴推进项目进展,确保按期完成治理任务,为市民创造更加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

  ●石狮市开展省水土保持宣传日宣传活动

  2024年12月10日是福建省第十一个水土保持宣传日,为生动讲好我市水土保持故事,为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舆论基础,制定《石狮市第十一个水土保持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在我市范围开展第十一个水土保持宣传日宣传活动,向社会广泛宣传水土保持工作,共筑生态保护意识防线。

  校园宣传

  石狮市水务中心走进石狮蚶江镇锦亭小学、宝盖镇龙渊校区开展水土保持宣传讲座,同学们都十分认真地听着市水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关于水土保持和节水工作的相关知识讲解,并且积极进行提问或回答问题,课堂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锦尚镇于锦尚锦里小学开展“水土保持宣传进校园”活动,工作人员通过播放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相关视频,向学生们科普了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意义,详细讲解了水土流失的类型、危害、典型灾害事件及相应治理措施等内容。

  灵秀镇在石狮市第九实验小学开展“第十一个水土保持宣传日”主题活动。通过讲解水土流失的成因,像砍伐树木、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再到水土流失带来的严重后果,如土地沙化、沟道泥沙淤积引发洪水,最后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淤地坝等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引导学生树立“水土保持、人人有责”的意识,使学生们受到了较好的启发,树立了水土保持忧患意识,为提升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夯实了基础。

  社区宣传

  宝盖镇水土保持办联合河长办、城管办、环保站、宝盖镇桃源小学、宝源社区和百德康桥小区开展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拓展提升‘长汀经验’”为主题的水土保持和节水系列宣传活动。

  凤里街道在鸳鸯池公园广场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活动,活动现场通过设置宣传台,发放宣传手册,向广大群众普及水土流失的状况和危害,引导其树立水土保护意识和自觉遵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

  后续,我市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活动中倡导社会“惜水爱土从我做起,爱水护河牢记心里”,使水土保持和节水工作进一步深入人心。

  ●喜报!我市“河小禹”实践队在省级专项演讲比赛中喜获佳绩!

  “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生命,保护河流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之脉”。林畅同学以《守护母亲河,共做“河小禹”》为主题,讲述“河小禹”实践队成员积极投身于爱河护河志愿服务行动,分享了自身于社会实践期间的所观所感、所悟所行,情感炽热浓烈、素材详实丰富、脉络清晰严谨,彰显出乐观进取、竭诚奉献的风貌,博得了现场评委们的满堂赞誉,从多元的维度呈现了个人与所属实践团队针对河湖保护的独特认知,向听众们表达了“有我河小禹,建设幸福河”的理念。

  据了解,泉州海洋职业学院“河小禹”实践队自2021年成立以来,先后在石狮市蚶江镇大厦村大厦溪、三明市宁化县曹坊镇曹坊溪、三明市宁化县治平畲族乡长潭河段开展爱河护河、水质检测、河道清淤、问卷调查、微课堂、专题访谈等活动,累计开展河道治理达10余公里,志愿服务时长达672小时,参与学生人数共计135人,团队事迹先后被中国网、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环境网、三明日报、中青校园、新福建网、福建省河长办、石狮市政府、石狮市团委、石狮市河长办等政府单位、媒体百来余次新闻报道。团队蔡岱宏、林欣老师先后被授予“福建省校园河长”,在《2022年福建省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河小禹”专项行动“双百”大赛评选结果公示名单》中,泉州海洋职业学院获优秀短视频1项。

  后续,“河小禹”实践队将继续投身于“爱河护河巡河”志愿服务活动中,用切身实际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发展目标,推进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2024年,泉州海洋职业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共组建团队46支,校级立项11个项目,全校共有1727名师生参与其中,获省市级媒体报道158篇,建立社会实践基地9个,荣获由共青团泉州市委、泉州市学生联合会颁发的“涌泉?扬帆”大学生实习基地称号(2024年泉州市高校唯一获奖)。

  ●促进跨境流域管理合作 协商落实晋南干渠仕林段工程建设及管理房赔偿工作

  12月24日上午,灵秀镇政府二楼会议室召开了晋南干渠仕林段替代渠道工程及其管理房赔偿问题的协商会议。参与此次会议的有泉州市河长办公室、晋江市水利局、晋江市灌区管理中心、石狮市河长办公室、石狮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中心,以及石狮市灵秀镇人民政府和仕林村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

  在会议议程中,灵秀镇人民政府对晋南干渠仕林段工程建设及管理房赔偿的补偿方案进行汇报,与会人员进行深入讨论。经过充分的交流和探讨,与会各方就问题解决的流程和方法达成了基本共识,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2024年以来,晋江市与石狮市在跨境流域管理保护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双方通过定期沟通交流,强化了跨境河流的保护与管理,共同应对流域治理中的各类问题。今年以来,双方已进行会商4次,沟通联系11次,成功解决了3个问题。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反映了各相关单位对晋南干渠仕林段替代渠道工程及其管理房赔偿问题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也彰显了在河湖长制框架下,多方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决心与效率。会议成果将有助于推动晋南干渠仕林段替代渠道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确保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得到妥善处理,为实现区域水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水利设施的合理利用提供坚实保障。  

 

【镇级工作动态】

  ●联合巡河聚合力 协同履职护生态

  为持续深化“跨界河长”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河湖生态协同治理,12月4日,凤里街道办事处主任、河长颜安妮,湖滨街道办事处主任、河长张尚炬以及宝盖镇镇长、河长柳建波带队前往东排水沟开展上下游联合巡河行动。

  巡河过程中,巡河组重点关注了东排水沟是否存在污水直排、垃圾倾倒、违法建设等问题,相互了解日常管护、河道保洁等各项工作情况,梳理河流域水质现状问题,并对发现的河岸垃圾进行了及时清理。

  此次联合巡河不仅强化了街道间的协作联动,更有效整合了资源力量,提升了巡河护河效率与质量。今后,街道将继续加强联合巡河工作的力度和频次,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居民打造更清澈、更美丽的河流水域环境,让绿水长流、生态常美成为辖区的鲜明底色。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