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市河长制工作简报(2025年9月)
时间:2025-10-24 09:50 浏览量:

【市级工作动态】

●【转自中国网】把课堂搬进河湖一线——泉州石狮市“联动巡河+现场教学”激活治水新动能

  8月26日至28日,泉州石狮市河长办联合辖区各镇(街道)河长办,开展为期三天的“联动巡河凝合力智慧护水提质效”现场培训交流活动。全市9个镇(街道)共60余名河长办工作人员、河道专管员混编成9支“流动课堂”小组,沿着厝上溪、灵山沟、塘园溪、下宅溪等9条重点河段边走边学,现场发现并整改问题13处。

  区别于“台上讲、台下听”的传统培训模式,本次活动将课堂直接设在河湖一线,实现从“一人讲”到“众人议”的转变。参训人员通过“点位认领+现场研讨”方式,分组抽签认领2公里责任河段,轮流担任“临时讲师”,针对水质超标、岸坡垃圾等常见问题开展实地辨析与研讨,显著提升了培训实效。

  科技赋能成为本次巡河的一大亮点。在东排水沟河畔,市级河道专管员现场演示小型多旋翼无人机操作,3分钟内完成1公里河道全景拍摄与实时回传,有效覆盖人工难以抵达的桥洞、陡岸等区域。随后,各组专管员轮流上手,完成“起飞—拍照—返航—数据回传”全流程实操,平均每组用时仅7分钟,较传统人工巡查效率提升75%以上。

  从“层层交办”到“现场销号”,实现“问题不过夜”。在宝盖镇东茂沟,市河长办现场下发交办单3份,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标准和完成时限。13处问题中,8处属岸坡垃圾乱堆,5处为河道内垃圾滞留,均已当场调度保洁人员清理完毕,3小时内全部处置到位。

  石狮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联合巡河交流活动不仅是一次创新实践,更为完善河湖管理长效机制提供了重要借鉴。未来,“联动巡河+现场教学”将每季度开展一次,聚焦“春季清河、夏季剿劣、秋季管护、冬季提升”等阶段性重点,推动河湖治理常态化、精细化、智慧化,持续绘就石狮市“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

●【转自石狮日报】烈日下的“河道卫士” 用坚守换石狮河道清澈

  炎炎夏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长袖长裤,戴着手套、穿着胶鞋,脚踏热浪,每天乘船一趟又一趟地穿梭往来,清理着水面上的漂浮物,让河道保持清洁畅流。在宝盖镇的一处水闸,记者看到两名河道保洁员正划着一艘小船行至河道中央。由于岸边工具难以触及,他们只能依靠人力,弯腰俯身,用手中的长竹竿和网兜打捞被水流冲积的树枝、塑料袋、饮料瓶等漂浮物和生活垃圾。

  “每天清晨,我们都会先确保水闸正常运作,然后就开始打捞水闸周边的漂浮物。”龙马环卫宝盖四片区副经理朱明英向记者介绍,“我们的工人使用长竹竿、小船,加上手工细致清理,确保垃圾不遗留。”除了打捞工作,保洁员还需在河道边巡查,防止附近村民乱扔垃圾,并进行全天两次的例行检查,确保河道环境的持续整洁。

  午后,太阳愈发毒辣,但保洁员的工作并未停歇。下午2时到5时半,完成打捞工作后,团队会再次沿河道巡查,确保没有遗漏的垃圾。

  龙马环卫宝盖四片区经理高永平透露,石狮市共有27公里的河道需要维护,平均每两三公里就有一名保洁员负责清理工作。河道保洁工作难度不小,夏季高温时,保洁员在毫无遮挡的河道上工作,经常要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即便下小雨,他们也不会停工,依旧要及时清理岸上和河道里的垃圾;而大雨甚至暴雨天气时,河道水位会快速上涨,最高能从正常水位涨到1.5米至4米,河道保洁员更要及时巡查,确保河道排水通畅。

  “平时我们会给保洁员配备防暑药品、急救药品等,在高温天气还会发放高温补贴,让他们感受到关怀。也借此机会呼吁广大市民:河道保洁员的工作非常辛苦,希望大家能够自觉不乱丢垃圾,共同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高永平表示。

●【转自石狮日报】67位退役军人获聘“老兵河长”

  9月15日上午,石狮市河长办、市委社会工作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各镇(街道)组织开展“老兵新使命 护河当先锋”主题活动,进一步凝聚退役军人参与河湖治理的强大力量,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水新格局。

  上午9时,“老兵河长”聘任暨履职能力培训座谈会在市水务中心举行,67位退役老兵被正式聘任为“老兵河长”。这标志着我市“老兵河长”队伍正式组建。

  培训交流环节,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围绕石狮河长制工作、河湖巡查要点、问题识别方法、信息上报流程等内容进行系统培训,并听取“老兵河长”对护河工作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明确职责、提升能力。

  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退役军人纪律性、责任感强,群众基础好,是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的重要补充力量。此次组建“老兵河长”队伍,旨在发挥退役军人优势,探索建立退役军人参与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推动“老兵河长”护河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接下来,各镇(街道)河长办将组织辖区“老兵河长”开展志愿护河行动,通过巡河检查、清理河岸垃圾、宣传河湖保护知识等方式,以实际行动助力水环境改善。“老兵河长”还将走进社区、乡村、校园,结合自身经历宣讲护河理念,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带动更多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河湖治理,营造全社会爱水、护水、惜水的浓厚氛围。

●【转自石狮日报】全力打造水清岸绿的水生态环境——石狮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开展“四下基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9月16日上午,市委书记蔡永生带领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开展“四下基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副市长许自霖参加活动。  蔡永生一行先后到东排水沟大德康元段、东排水沟政协之家段,察看水体整治情况;到梧垵溪雪上水闸下游段,察看水质情况,听取梧垵溪整治和雪上村农村污水治理提升项目进展及措施等情况汇报;到厝上溪奈厝前村段,察看水体整治情况,听取厝上溪污水管道改造工程上游修复标段整治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蔡永生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直击水环境治理痛点,坚持抓主抓重,持续想办法、出实招、见实效,守护一江碧水、造福一方百姓,为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支撑。要坚持问题导向,按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和省委、省政府,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压紧压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方案和措施,从严从实推进督察问题整改,以“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推进问题整改销号,扎实做好环保督察“后半篇文章”。要加快建设进度,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按照时间节点推进相关在建工程建设,确保项目建设提质增效。要强化系统思维,坚持水岸同治,科学实施截污纳管、清淤活水等工程,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要加强精细管理,抓好源头管控,加大日常巡查检查维护,及时清理杂物、疏通管网,确保排水畅通。要健全长效机制,做到“当下改”与“长久治”结合,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凝聚共建共治工作合力,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转自石狮日报】市城管执法局集中整治沿海五镇道路周边环境 修剪草坪清理杂草超68万平方米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为营造优美整洁的城市环境,连日来,市城管执法局针对沿海五镇主要道路沿线开展绿地修剪及荒地杂草集中清理行动。

  9月25日中午,记者在石永路西岑溪路段看到,炎炎烈日下,40多名园林绿化工人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他们身着统一工作服,手持割草机、草耙、编织袋等工具,分工协作。割草机的轰鸣声中,西岑溪护坡上的荒草纷纷倒下,工人们迅速弯腰将杂草搂成堆,再装入编织袋。现场草屑纷飞,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现场负责人介绍,该片区域水资源丰富,杂草生长迅速,不仅破坏美观,还存在火灾隐患。此次整治行动重点对沿海五镇主要道路沿线的绿植草坪进行修剪,同时清除荒地、河道护坡的杂草、枯枝和垃圾。截至目前,已累计修剪草坪、清理杂草面积约68万平方米,其中石永路西岑溪路段清理杂草超4万平方米,红塔湾旅游路沿线达7万多平方米,沿海大通道(锦尚外线往华锦码头方向)修剪草坪逾10万平方米。

  此次集中整治有效提升了道路沿线景观效果和生态安全。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强巡查养护,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节日期间城市环境干净、有序、优美,让市民游客度过一个舒适愉快的假期。

●石狮市:“河长日”汇聚共治力量,绘就水生态新画卷

  为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要求,切实扛起河湖管护责任,营造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护河氛围,2025年9月26日,石狮市紧扣泉州市“河长日”活动主题,组织各镇(街道)同步开展河湖长制“河长日”系列活动,通过多维度行动、多形式宣传、多举措部署,为辖区水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巡河护河,责任先行”是活动核心。石狮市构建起“多级河长+专业力量+群众参与”的立体化巡护体系。市级、镇级河长率先垂范,带队深入各河道一线,重点检查河道水质状况、是否存在河道“四乱”问题等,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要求,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主体,确保问题整改落地见效。与此同时,各镇(街道)河长办积极动员“河道警长”“百姓河长”“巾帼河长”“党员河长”“老兵河长”等力量加入巡河队伍,形成护河合力。巡河人员不仅细致排查河道隐患,还主动开展防洪防汛除草、河道清洁等行动,及时清理水面漂浮垃圾、岸边杂草杂物,有效保障河道行洪通畅与生态环境整洁。

  多元宣传让护河理念深入人心。石狮市线上线下齐发力,掀起全民护河宣传热潮。市河长办各成员单位及各镇(街道)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载体,扩大活动影响力。在人流密集区域,通过LED显示屏循环播放“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河湖”“落实河湖长制,共护生命之水”等宣传标语,让护河理念深入人心;在线上平台,借助微信公众号推送河湖保护知识、河长日活动动态,吸引市民关注与互动;在线下,工作人员走进村庄、社区,向居民分发河湖保护宣传材料,面对面讲解河湖治理的重要意义与相关政策。值得一提的是,锦尚镇、灵秀镇还创新宣传形式,组织“河小禹”志愿服务队开展实践研学活动,带领青少年走进河道周边,通过实地观察、水质检测、垃圾清理等实践操作,让青少年亲身感受水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群体的水生态保护意识,为河湖保护工作培育后备力量。

  护河更需治河。同日,市河长办联合市污指办召开2025年污水提质增效工作重点关注事项调度会,聚焦污水治理这一关键领域,为“河长日”护河行动提供后续治理保障。会议专题调度了沿海五镇管网查缺补漏、厝上溪污水管道改造、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攻坚等10余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针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当场协调解决,明确各部门职责及工作要求,全力推动各项污水治理工作高效落实,从源头改善辖区水环境质量。

  此次“河长日”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切实解决了一批河道治理中的实际问题,更进一步凝聚了全社会共同护河的共识。下一步,石狮市将持续深化河湖长制,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水系综合治理,不断完善河湖管护长效机制,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良好水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石狮注入更多“水动力”。

 

【镇级工作动态】

●凤里街道开展市镇联动巡河活动:凝聚合力共护碧水清流

  8月28日,为进一步提升河道治理水平,强化市镇两级协作,凤里街道组织街道工作人员及河道专管员,与市河长办共同开展以“强化联动巡河,共护碧水清流”为主题的现场巡河交流活动。

  活动中,双方人员共同实地巡查了辖区重点河段,仔细察看河道水质、沿岸环境卫生、排污口情况及生态保护现状,就日常管护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和探讨。市河长办工作人员结合市级要求和工作经验,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街道工作人员与河道专管员也分享了基层巡河护河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本次联动巡河,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实地检查,更是一次深入的交流学习。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和现场示范,进一步畅通了市镇两级的信息沟通渠道,促进了对河道管理标准的统一认识,提升了基层河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问题发现能力。

  下一步,凤里街道将继续加强与市河长办的联动协作,建立健全常态化交流机制,凝聚起市镇两级护水治水的更强合力,持续推动联动巡河活动走深走实,确保巡河见实效、护水有长效,共同努力让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为实现“碧水清流”的生态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转自石狮日报】祥芝镇开展河道垃圾集中清理专项行动

  近日,祥芝镇组织相关机械和保洁团队开展河道垃圾集中清理专项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行动中,祥芝镇将保洁团队分成机械组和人工组,大家分工明确,协同作战。机械组出动铲车、钩机等机械对各河道内进行清淤,同时对成片堆积的芦苇草进行清理。人工组出动保洁工人携带捞网、垃圾袋、铁锹、垃圾钳等工具深入河道浅滩及沿着河道护栏两侧地域,徒步从头到尾清理零星垃圾、塑料瓶、泡沫板、枯枝败叶、海草、废弃物、烟头、纸屑、塑料袋、食品包装等各类垃圾,通过“地毯式”清理,确保清理整治无死角。

  此次专项行动为期3天,共清理河道4.5公里,清除上述各类垃圾120余袋,整治卫生死角13处。整治后的河道及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携手护碧水 共筑生态梦——湖滨街道、凤里街道、宝盖镇联合开展跨区域巡河行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加强区域间协同治水能力,共同守护水清岸绿的生态环境。9月26日,湖滨街道、凤里街道和宝盖镇联合开展“携手护碧水 共筑生态梦”联合巡河专项行动。三镇街联动、协同发力,对辖区内交界河道开展全方位巡查与整治,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活动中,联合巡河组聚焦辖区内跨界河流重点段落,沿河徒步巡查,重点查看河道水质是否清澈无异味,河面有无漂浮物、垃圾堆积,河岸是否存在乱堆乱放、违法搭建,排污口有无异常排水等。在巡河过程中,工作人员详细记录了巡查过程中的问题,针对巡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现场及时交流,提出整改要求,明确责任分工。

  下一步,湖滨街道、凤里街道和宝盖镇将持续聚焦“四乱”问题,环境卫生、生态安全问题,相互学习,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进一步改善和提升辖区内河流生态环境,共同打造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